文:采實文化提供
經營企業,大家都聽過KPI(關鍵績效指標),也有不少人聽過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標和關鍵成果),OKR是繼KPI之後,最受重視、討論度最高的目標管理法,從Intel、Google、Amazon、Panasonic、Adidas到ebay都相繼採用它。
現在有越來越多企業、組織、團隊,捨棄KPI,採用OKR。到底甚麼是OKR,和KPI又有何不同呢?國際認可的OKR教練保羅.尼文(Paul R. Niven)、班.拉莫(Ben Lamorte),成功協助許多團隊從KPI轉換到OKR,讓公司改善績效、改善目標重心、推動團隊契合度、增進員工投入度。他們表示,OKR,即是「目標」(Objective)和「關鍵成果」(Key Results)。「目標」是用精準、有時限且鼓舞士氣的簡短字句,表達「想做甚麼」;而「關鍵成果」則是用量化的方式了解「是否達成目標」。
簡單而言,KPI是以命令的方式分配績效,專注結果,強調數字與效率;OKR則是制定執行目標,不以獎懲評鑑為核心,強調團隊自主性以達成關鍵成果。也就是說,OKR比KPI更著重品質,不只是看數字。雖然OKR也有評分法,但評分只是要檢視團隊每個人的投入度、責任心與專注力。
這本《執行OKR,帶出強團隊》,能讓你全方位了解甚麼是OKR,並如何落實OKR。
從第177期開始,《看》雜誌編輯部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為讀者精選好書,經授權後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讀者吸收好書精華。以下內容摘自原書,文中第一人稱為原書作者。
已故編劇諾拉.艾芙隆(Nora Ephron)留下多部好萊塢經典電影,有《當哈利遇上莎莉》(When Harry Met Sally)、《西雅圖夜未眠》(Sleepless in Seattle)、《絲克伍事件》(Silkwood),這三部電影曾讓她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編劇提名。她把才能發揮在編劇領域以前,是新聞工作者,她在新聞領域最大的天賦或許就是能領略故事的本質。她就讀比佛利山莊高中(Beverly Hills High School),修過查理.希姆斯(Charlie Simms)開設的新聞學101課程,很早就知道找出故事核心至關重要。以下的這一課是希姆斯傳承給艾芙隆的。
第一天的課程希姆斯跟其他新聞學老師沒兩樣,一開始都是解釋導言的概念。他說明了導言(亦即第一句)要含有報導的原因、內容、時間、人物,導言要涵蓋必要的資訊。然後,他要學生寫的第一份作業,就是撰寫新聞報導的導言,他提供以下事實作為報導材料:
比佛利山莊高中校長肯尼斯.彼得斯(Kenneth L.Peters)今天宣布,本校全體教職員下週四要前往沙加緬度(Sacramento)參加新教學法的研討會。講者有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大學校長賀欽斯博士(Dr. Robert Maynard Hutchins)、加州州長艾德蒙.布朗(Edmund Brown)。
於是,學生用打字機敲打出導言的內容。每位學生都設法盡量精確摘述人物、內容、地點、原因,例如:「瑪格麗特.米德、賀欽斯、布朗州長將對教職員發表演說……」「下週四,本高中教職員將……」希姆斯看了學生寫的導言,放在一旁,然後說,他們全都寫錯了。他說,該篇報導的導言應該是「週四不用上課」。在那個當下,艾芙隆頓時領悟,新聞學不只是表達別人提供的事實,而是領略出重點所在。光是知道人物、內容、時間、地點是不夠的,還必須了解事件背後的含意,事件何以重要。
日後,艾芙隆表示,希姆斯教給她的道理很有用,無論是人生還是新聞都適用。OKR也適用這個道理,你進入會議室跟團隊討論及決定OKR的那天,就等於是在商業界尋找相當於「導言」的東西。試想,有人說:「好,那麼我們最重要的目標是甚麼?」你前方等著的可能性何其多,有顧客關切事項、股東或投資人、社群、夥伴、廠商、員工、競爭對手,列也列不完。在公司裡,這些項目相當於「原因、內容、時間、人物」。你的挑戰就在於釐清混亂狀況,精確找出此時此刻對你最重要的事情。
說到你制定的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標和關鍵成果)數量,建議遵循這句經過檢驗的可靠格言:「少即是多。」這項練習很困難,我們知道,而且不是每家企業一開始就準備好做出因應。有好幾項因素會一起把OKR的數量推升到無法持續的大數字,比如:甚麼都想涵蓋在內(「此時此刻我們覺得所有事情都很重要!」);列出一大堆事情總是比較簡單,瞄準最重要的事情比較難;新興軟體對系統裡可輸入的目標與關鍵成果數量,並沒有設定上限。
然而,要增加OKR庫存量,就要付出高昂的機會成本,這主要是對公司真正的優先事項缺乏明確的了解與重視。今日的員工亟欲得知甚麼是最重要的事項,因此他們可能會配合目的,調整自己的行動,從而大幅提升工作意義。假如你研擬了8個目標和20個關鍵成果,那麼員工幾乎無法決定心力要放在何處,畢竟他們就跟你我一樣,都受到同一個時間法則的約束。
身為人類的我們對於充分利用所有事物似乎著迷不已。你知道嗎?priority(優先事項)這個單字是在15世紀進入英文這個語言,當時是單數,意思是第一或優先的事情。接下來五百年一直是單數形式。不過,在時髦的20世紀,我們把這個單字變成複數,開始談起priorities(優先事項)了。不知怎的,我們覺得改了這個單字就能扭曲現實,就能有多件排在第一的事情。分享這件趣聞不是要你局限在一個目標和幾個關鍵成果上,但對剛接觸OKR的新手而言,這樣的限制有利於漸進習慣這個過程。
我們只是把顯而易見的準則再說一遍,也就是說,如果每件事都設法去做,結果就是每件事都沒甚麼進展。至於實際的數字範圍,如果去查看文獻(現在的文獻主要是指部落格貼文和文章),就會發現大家普遍認為要提出2至5個目標,一個目標含有2至4個關鍵成果。我們認為這算是非常高的數字,但還是再次建議你進行機構層級的討論,找出貴企業心目中最重要的事情,找出你的導言吧!
(以上取材自《執行OKR,帶出強團隊》第3章〈打造有效的OKR策略〉,第148頁~第151頁)
書名:執行OKR,帶出強團隊:Google、Intel、Amazon……一流公司激發個人潛能、凝聚團隊向心力、績效屢創新高的首選目標管理法
作者:保羅.尼文(Paul R. Niven)、班.拉莫(Ben Lamorte)
譯者:姚怡平
出版社:采實文化
類別:團隊、領導、經營管理、商業策略、溝通、績效管理
出版日期:2019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