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職場新鮮誌

:::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職場充電

找出「困住自己的那座山」

要改變、想要進步、想要成長,但這樣的夢想卻遲遲無法落實成真。其實,困住你的,很可能是你自己。看雜誌提供 要改變、想要進步、想要成長,但這樣的夢想卻遲遲無法落實成真。其實,困住你的,很可能是你自己。看雜誌提供

大田出版提供

要改變、想要進步、想要成長,但這樣的夢想卻遲遲無法落實成真。其實,困住你的,很可能是你自己。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作者布莉安娜‧魏斯特(Brianna Wiest)探討了許多人們在面臨改變時所面對的心路歷程中,常常會有一種「自我破壞」的現象出現,那是一種內心的矛盾,而且不容易察覺。

布莉安娜‧魏斯特(Brianna Wiest)在書中提到幾種自我破壞的行為,像是:「完美主義」,一旦期望自己的工作成果在第一次嘗試時就必須盡善盡美,我們就陷入了追求完美主義的循環中。又比如:「重起爐灶心態」,當我們無法合理處理壓力或解決衝突,就轉移注意力到別處去。

這本《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將可協助尋求改變的人們,覺察自己心中的高山,進而激發真正的潛能。

從第177期開始,《看》雜誌編輯部與多家出版社合作,為讀者精選好書,經授權後以小篇文章形式,供讀者吸收好書精華。以下內容摘自原書。

你人生中最強大的敵人是你自己的大腦嗎?

非理性的恐懼,是你多數主要壓力源的核心嗎?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自己幾乎可說是在自找麻煩,在明明沒有問題的地方硬生生地製造出問題、過度反應、想得太多,以及凡事總往壞的方面去想?

如果你的答案是「對」,那麼恭喜你,你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你就只是跟其他人一樣而已。

如果你覺得自己總是下意識地審視自己的生活,試圖找出下一件要擔心的事情、下一個潛在的恐懼威脅,那麼你的感覺是對的。

我們最害怕的東西,是我們頭腦中認為最不可能發生的、無法控制的危險。如果這個危險非常可能發生,我們反而不會害怕──我們會做出反應。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大多數的擔憂,不僅來自於一件無法控制的事情,而且還是來自於一件無法控制的、小之又小的、不太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那麼,為什麼大腦會需要這樣胡亂操心呢?

難道我們就不能夠去享受自己所擁有的,同時心存感激嗎?

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當然可以做得到。

可是頭腦也會需要面臨逆境,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會本能地不斷製造問題──即便面前沒有任何真正的問題。

人類的頭腦具有某種特質,稱之為「反脆弱性」,意思就是說,在面臨逆境時,腦袋其實會變得更強大。就像岩石在經歷壓力之後才能變成鑽石,或者免疫系統在反覆接觸細菌之後得到強化一樣,大腦也需要面臨挑戰來刺激它成長。

如果你否認並拒絕生活中任何真正的挑戰,大腦就會透過製造一個需要克服的問題,來進行補償。只是這一次,最後不會有任何獎勵。在你的餘生中,你都將與自己作戰。

當代文化對於追逐幸福的痴迷、讓自己免於接觸任何會刺激強烈情緒發生的情況,以及認為生活主要是由「美好」所構成,而我們所面臨的任何挑戰都是命運的錯誤安排,這些做法實際上都會削弱我們的精神力量。

讓心靈遠離任何逆境,會讓我們變得更容易焦慮、恐慌和混亂。

那些不由自主地在頭腦裡不斷製造問題的人常常這樣做,因為他們已經不再用創造性的思維去掌控自己的生命。他們變成了乘客,認為生活是發生在他們身上的,而不是他們藉由自己的行動創造出來的。

如果事實真是如此,誰能不害怕?

但大多數人都沒有告訴你的是,逆境會讓你變得更有創造力。它能啟動總是潛藏在你體內的那些能力。

這就讓事情變得很有趣了。人類自身的敘事,其中竟有一部分是想要克服困難。

訣竅在於保持平衡。選擇離開自己的舒適圈,為了值得的理由而忍受痛苦。

把注意力放在世界上真正存在的問題,例如飢餓或政治或任何其他問題。

但最重要的是,要持續去參與那些我們能夠掌控的事情。而倘若你認真思考一下,我們其實能掌控多數的事情。那些反脆弱的事物需要經歷緊繃、阻力、逆境和痛苦,才能打破困境並產生轉變。若想做到這件事,就要深深地進入自己的生活,成為裡面的一部分,而不是懼怕自己的情緒,並袖手旁觀。

你不能永遠留在沒有困難的地方,也不會真的想要永遠留在那裡。擁抱突破所有困境的勇氣,是你與生俱來的能力。挺身前進,開始活出自我吧。

新的改變會帶來適應上的衝擊

在從未有人告訴過你的、有關生活的所有事情當中,其中最令人感到困惑的或許就是:你可能不會在積極地改善生活之後,就能立即體驗到幸福感。

你的心靈是這樣認定的:任何新的事物,即便它是美好的,在我們熟悉它之前,也會令人感到不舒服。

反過來說,我們的大腦也認為,只要是熟悉的東西,那就一定是美好而令人感到舒適的,縱使這些行為、習慣或關係,實際上會毒害或破壞我們的生活。

事實上,正向的生活事件還真的會引發憂鬱的情緒。發生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幾個:首先,情緒或心態的急劇上升後又下降,會加劇我們的壓力。其次,期望一件好事的發生會消除所有壓力,並帶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其實是一種具有破壞性的期望,因為這類的事情鮮少能做到這一點。這就是為什麼婚禮、生產或一份新工作,會帶來如此巨大的壓力。除了生活的巨大改變之外,還有一個沒有被意識到的假設,那就是這應該是一件徹頭徹尾的好事情,並且應該能夠消除我們的焦慮和緊張。

令人感到苦惱的是,事實並非如此。

總的來說,這可以歸結為一個簡單的事實:任何成就、功績或生活的改變,無論是多麼正面,都會引發改變。而改變則會帶來壓力。對於那些已經容易感到焦慮和憂鬱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因為一個人對於舒適圈所抱持的認知,會徹底影響他們自身情緒的穩定度。這也是為什麼這些人常常顯得極度挑剔或心態狹隘。

★適應性衝擊有哪些跡象?

乍看之下,處於適應性衝擊中的人,表面上看起來可能只是變得更焦慮或煩躁。然而,實情往往更為複雜。

適應性衝擊常常會讓人變得過度警覺。如果你在經濟上有所收穫,那麼大腦會立刻把心力轉向那些可能會給你的進步帶來阻撓的事情,例如可能會出現大額帳單,或者失去你剛剛得到的工作。如果你有了一段新的、幸福的戀情,那麼你可能會嚴重懷疑對方不忠或撒謊。

適應性衝擊能夠讓你看見自己無意識的執著和觀念。如果在成長過程中,周遭的環境使得你相信富人都道德淪喪,那麼你就會抗拒擁有更多的金錢。如果你想要成名的動機,是因為想獲得他人更多的喜愛,那麼你就會抗拒在公眾領域獲得成功,因為「名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容易受到批評和討厭。

適應性衝擊會帶來強烈的恐懼感。這是因為一旦獲得了自己非常在意,或是為之奮鬥了很長時間的東西之後,為了避免遭受可能的損失,我們會本能地築起高牆,並讓自己對這種體驗感到麻木不仁。

面對自己最想要的東西,我們往往也最為抗拒去獲得它。

這種情況係根源於適應性衝擊,儘管我們並不總是能夠知道,適應性衝擊就是造成阻力的原因。

得到我們所想要的一切是令人害怕的,因為這將迫使我們的心態從恐懼不安、只求生存,轉變為更加穩定。如果我們向來都習慣於只去做那些只求活下去的事情,那麼在這個時候,就會面臨到自我實現的下一個階段。

如果不再擔心基本的生存問題,我們的思維就可以自由地轉向生活中更重大的問題:我們的目標是什麼?我們活得有意義嗎?我們有成為理想的自己嗎?

我們常常認為巨大的成就,猶如一張大富翁遊戲裡的「機會或命運」卡片;一旦擁有了,生活就會變得更輕鬆。然而真相通常並非如此。事實上,情況往往恰恰相反。這些重大成就會讓我們更上一層樓,迫使我們承擔更大的責任、更深入地思考重要的問題,並對我們自身和之前所認定的真實,提出質疑。

巨大的成就其實會對我們施加壓力,讓我們成為越來越好的自己。這對我們的生活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但也可能像艱辛的奮鬥過程一樣,讓人覺得很不舒服,甚至還可能更不舒服。

★如何克服適應性衝擊?

每當生活裡發生了正面的事情,你就必須調整自己對其他事情的思維,找到新的平衡,並建立一個嶄新、更準確和可供長期使用的觀點。

如果擁有更多金錢會讓你感到焦慮,那麼就需要學習如何用更好的方式管理金錢。如果情感關係會讓你感到焦慮,那麼就需要學習更深入地理解對方,彷彿這是你第一次談戀愛。

你生活中的重大改變,會迫使你在所有可以想像得到的層面去提升自己。而若是想要克服踏入未知世界所產生的原初恐懼,最好的辦法就是熟悉這個世界,讓它成為你的一部分,直到你確信自己已經做好了準備──而這也是你理應擁有的美好生活。

(以上節選自《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第122頁~第128頁)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

書名: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終結自我破壞,實現自我掌控

作者:布莉安娜‧魏斯特(Brianna Wiest)

譯者:朱浩一

出版社:大田出版

類別:勵志、人生成長

出版日期:2024年7月1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