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茂昌
因為工作的關係,筆者早年曾拜訪許多中小企業,這些企業經營有成,計畫股票上市。多年來,有一點讓我一直感到很詫異:這些企業主有很大的比例來自「藍領」階級,就是俗稱的「黑手」或是「工地師傅」。雖然每個人的故事都不同,但從學徒、師傅、到「頭家」,這條路似乎很明顯。他們通常中學之後就在工廠或工地裡做事,一路從學徒、熟手、師傅到自立門戶發展事業。例如:水電學徒學成之後開水電行、修車師傅自己開修車廠,在我們外行人看來是很平常的事,怎麼會孕育出那麼多成功的中小企業家,甚至還有令人讚嘆的隱形冠軍?
雖然台灣是個多元文化國家,也知道「行行出狀元」的道理,但不可否認,技職這條路普遍被認為是不得已的選擇。一般還是以讀完大學找個坐辦公室的「白領」工作為首選。嬰兒潮世代正逢戰後經濟發展,百廢待興,讀大學找個白領工作似乎是不錯的選擇。於是,人們有了根深蒂固的觀念:至少要讀個大學,最好是名校。美國也是如此,或許更嚴重,因為美國大學學費之高昂,超出一般人的經濟能力,而大家仍是不計代價去讀,為此背負沉重的學貸。
經濟學的「供需原理」在此發揮作用了。當絕大多數人去讀大學,導致大學生過多,而白領工作卻沒有增加。在供過於求的狀況下,求職困難、學非所用、薪水不理想等問題紛紛浮現。另一方面,誠如Discovery頻道節目《幹盡苦差事》(Dirty Jobs)節目主持人麥可.羅(Mike Rowe)所說的,社會永遠需要人去做苦差事。大家都不想當藍領,導致藍領供不應求。於是,藍領工作雖然辛苦,甚至有些危險,收入卻相當不錯。
此外,藍領和白領之間的移動並不容易,產生一個怪現象:一方面有很多年輕人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卻有很多工作找不到人。藍領工作不論多簡單,還是有一定的專業與體力要求,沒有兩、三年的歷練無法勝任。所以就算一個大學畢業生在白領職場打拚多年之後,終於覺悟某個藍領工作,譬如:水電或木工,才是他個人的最佳選擇,而要在三、四十歲時打掉重練,從學徒開始,恐怕不容易。話說回來,有志者事竟成,越來越多人從白領跳轉到藍領。
二到三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學徒歷練是非常扎實的。筆者三十多年前服役時的汽車集用場有幾位技工,有的小學畢業、有的國中畢業,對引擎極為孰悉。他們用日語發音稱呼各種零件,能精準診斷問題,並拆解、修理、組裝引擎。在拆解過程中,光是看到或摸到零件的感覺,就可以判定這部車子在保養或操駕上的缺失。除了讚嘆之外,我不禁想,他們當學徒時是吃了多少苦,才有如此實力!
一般來說,他們從青少年就開始學,到二十歲多時已經是師傅了,有的甚至還有自己的學徒。這時,除了收入較高之外,開始接觸上下游、同業、客人等,逐漸建立一個人際網路,同時也開始有自己的名聲。只要功夫好、做事勤快踏實、EQ高,必然會得到好評,成為自立門戶的基礎。三十歲左右就當老闆是順理成章的事,而且成功率很高。創業之初也許要摸索一陣子,業務和收入不穩定,但很快就會上軌道。
在這個階段,他們看到更多的東西,首先要面對的就是如何報價。有的人初期先報較低的價格,慢慢建立客群;有的人選擇高價策略,專門服務高端客群。這沒有對錯,而是身為一個「頭家」要思考的商學課題。其他諸如:財務、人事、設備投資、經營路線等問題,全都接踵而來。想想看,一個35歲左右的年輕人,躊躇滿志,自己掌握自己的方向!隨著業務擴展,接觸的人和事也就越多,有心發展者可以找到許多的商機。總之,他們為「人生勝利組」開創了一個新典範。
當然,每個人的事業、際遇、技術、野心、抗壓性都不同,發展也不同。藍領工作多半很耗體力,而且工作環境差,甚至有危險性。有的人下班後必須紓解一下,這是正常的,但過度就不好了。早年我曾認識一位功夫極好的車床師傅,薪水優渥,卻染上酗酒和賭博……非常可惜。
相對的,我的薩克斯師兄,如今已80歲,他小學畢業就隻身從南部到迪化街布店當學徒。一開始只能送貨,什麼也不懂。長話短說,他咬牙撐過去,漸漸對布料如數家珍。他省吃儉用,工作勤奮,年紀輕輕的就開了一家紡織廠。從學薩克斯風就可以看出他驚人的毅力:一開始完全看不懂樂譜、樂理,也不知大小調,更不會吹,就靠每天練習。如此過了不知多少年,如今已能上台演奏。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曾經拍過一系列的《藍領百萬富翁》(Blue Collar Millionaires)紀錄片,訪問美國好幾位藍領創業致富的故事,證明人可以靠自己的雙手,從社會底層翻身,並靠一技之長建立事業。根據《原來有錢人都這麼做》(The Millionaire Next Door)一書披露,美國百萬富翁很多是白手起家的中小企業主。藍領之路一開始很辛苦,只要好好做,假以時日便可以翻身,擁有自己的事業、擁有自己的人生。
---------
林茂昌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