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黃奕霖
「大學是一個人變得最多的時候,這段期間跟哪些人相處、身處什麼樣的學習環境、把注意力投注在哪,真的會影響以後的發展。」
從台灣科技大學機械系畢業,又為迎合外界定義的「前進」就讀台灣大學機械研究所,黃偉翔的學歷足夠亮眼,卻並未成為人人稱羨的高薪工程師,而是在中途放棄學業,成為一個專職報導技職議題的獨立記者。
在缺乏相關經歷與資源的情形下,黃偉翔靠著自學與模仿資深前輩的寫作,甚至飛往俄羅斯、杜拜獨家報導國際技能競賽,紀錄台灣「技職人」在海外舞台發光發熱的一刻,傳回台灣後在各大媒體及社群引起熱烈迴響及轉發,共累積超過2,000萬點閱的網路聲量。
2018年,黃偉翔創立了非營利組織「Skills for U」,召集許多技職國手和高職學校合作,到地方縣市改造偏鄉小學、活化廢墟,讓社會看到技職生的更多價值與想像。
如今,「Skills for U」的任務不僅是讓技職教育「被看見」,黃偉翔還引入業界資源到技職教育,規劃成技職教師與學生的學習內容,讓人才可以接軌產業,進一步提升教育品質。
「說來有些諷刺,我自己念技職體系,卻試圖透過升學考試來獲得救贖。」
雖誓言翻轉外界對技職生的刻板印象,黃偉翔卻不諱言,科大與普大的求學經歷,確實給他帶來不同層次的洗禮。身為大學、科大的雙跨人才,以下是黃偉翔給考生在選擇科系、學系或是學制時的幾項建議:
從我的學習經驗來看,科技大學的教學內容會更接近實作,比普大更為務實。實作不一定是重複訓練,而是進入產業後要做什麼,科大的技能會對應的更準確。
第一是環境。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有80億新台幣投注在技職端的「類產線」建設,就是業界有什麼設備,就整套搬過到學校蓋,讓學生在跟產業相近的環境設備上學習,所以科大在環境上會更還原職場的樣貌。
第二是老師。根據《技術及職業教育法》第26條,科大的教授每6年就要去任教領域的產業研習半年,等於定期進修再回來;再加上科大更講究產學合作,教授通常更有工作經驗,不會守在象牙塔裡故步自封。
第三是學生組成。以前升學管道不多,大部分念科大的還是高職生。但現在越來越多普通高中跟外籍生進來,班上的異質性會變強。有些人可能技能很強,有些人可能是很會考試,也有人技能強又很會念書,組成變得很多元。
第四是學習內容,簡單說就是課程。科大這邊更講究專題導向,例如台科大的機械系會有一堂課是機器人比賽,幾個學生分成一組做一個機器人,有時候要涉水過賽道、有時候是丟乒乓球或拔旗,每年的題目都不一樣。
做機器人需要不同的技能相互配合,就跟出社會工作一樣,有些人負責寫程式、有些人設計外型、有些人負責配電,每個人的分工都不一樣。在科大會大量遇到這類需要整合技能、團隊合作去解決問題的實用性課程。
至於普大就要看學校,資源多的學校像台大,產學合作跟業界資源可能也不輸給科大。但在跨領域學習、理解不同專業領域,還有參與公共事務的氛圍上,普大還是強上不少。
以我在讀台大機械所時為例,我當時覺得好奇怪,為什麼學長沒事就跑去上哲學課,另一個學姊閒暇時都去煮咖啡,還是咖啡社社長。跟台科大相比,學生在選學生會會長時的積極性跟參與度也截然不同。
因為普大通常會設有人文社科學院,學生對於社會跟職業的想像可能就會更多元,而不是唸機械就必然要當個工程師。我也是在這樣的環境氛圍的影響修了很多新聞所的課,才想到能以不同方式影響社會。
這是科大跟普大一些差異上的介紹,但在選擇之前,學生最好還要經過以下3個階段的考量。
知道你想要什麼、想往哪走,永遠是最重要的。「往哪走」不只是薪水高低,還包含了工作性質、領域跟技能特質,例如你想要什麼樣的工作型態?是薪水很高、工時很長,還是雲遊四海、過著沒有辦公室的工作?
當然,我們很難知道自己終其一生想要做什麼,因為不同階段的想像跟選擇都不一樣,能知道自己不要什麼,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
但這件事的前提是先有機會去參與更多家庭及體制外的體驗。你對於工作的樣貌有沒有現實感?如果沒有體驗,你就不知道有哪些選擇,所以第一步是要先有選擇的可能性。
有一個方法是,去找大你10歲的人分享他們的生活,問你在意的事情,並且把他們想像成10年後的你,看看這樣薪資、生活與樣態,究竟是不是你所嚮往的生活。
譬如大家都覺得當工程師好,你就去問一個30歲的工程師,你有家庭了嗎?他如果說工作太忙了,根本沒空交女朋友,你就可以問自己,這是不是你想要的樣子?
如果你已經確定你想要的路徑,下一步一定是確定學校,為什麼?因為大學能不能幫助你多少,並不取決它是私立或公立、科大或普大,而是取決於你的需求。
例如你如果想當電競選手或實況主,私立的科技大學很可能比台成清交等名校做得更好。又例如你想學餐飲,那臺科大或北科也未必永遠是第一首選,高雄餐旅大學也是很好的選擇。
很多大學有各自的領域特色,在選擇前至少要先了解它的學程、姊妹校或者有沒有區域學校計畫,例如台灣大學聯盟,可以臺大、師大跟臺科大互相修課,才能確定哪間學校能真正幫助到你。
除了高中生要透過學測申請入學, 高職生透過統測之外,有些管道其實不看升學考試,而是透過參加政府認定的國內技能比賽,或是代表台灣出國競賽,只要技能證照表現夠好,其實也有不須考試的升學管道。
釐清這些的原因是要看清楚自己的籌碼:我的學校成績夠不夠好?校外經驗或特殊才能是否搬得上檯面?又或者我更擅長考試?綜合考量過後,才會知道利用哪個管道會更加順利。
這3階段中最難的一定是第1階段:確定你想要的是什麼,而大家最常被灌輸的觀念,大部分都是以「薪資」為準。
錢當然很重要,但如果把人生歷程拉遠,你在進入職場10年後賺的錢,一定會遠高於前10年。
因為被升遷或被挖角後薪資絕對是3級跳,重點是這前10年你有沒有在該領域累積人脈或有所表現?
有些領域或許起薪比較低,但它有非常多快速累積、升遷甚至擦亮個人品牌的機會,這可能是其他起薪高的行業所無法提供的。
人生的光譜絕對不是「X軸是時間,Y軸是錢」這麼簡單,它還會有人脈、代表作、表現機會等Z軸、W軸,所以在決定「想往哪走」之前,應該要去思考「起薪」之外的更多面向。
現在有很多新職業或領域,其實只是把傳統領域的不同能力重新整合。未來的學校趨勢也一定是朝向鬆綁和多元共融的方向發展。
而如何讓學生的學習場域不僅止於學校及老師,而是能讓企業也參與在教育的過程中,這是很重要的、也是「Skills for U」正在做的事。
其實不需要用二分法去決定要念科大或普大,因為大學的走向終究會演變成「這間學校的哪個科系或專業強,選擇這項專業的學生就會去選哪間」。把科大跟普大一視同仁,當成全部一樣的體制,從特色或資源去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選擇,我覺得是更理性的看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