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茂昌
這個話題其實筆者已經從不同角度談過好幾次了,但每次看到朋友陷入這個投資行為上的謬誤,就忍不住要再談一次。
我有好幾位朋友,理念上完全接受長期投資,也知道只要用合理的價格買下好股票,或是乾脆買「指數股票型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s,簡稱ETF),然後長期持有,就可以享受投資的果實。但實際上,他們卻做不到。往往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買進賣出好幾次,整個心思都被綁在股市的漲跌上,哪有可能長期持有?而頻頻進出,績效通常乏善可陳。
有些行為學派的書籍,喜歡把「害怕損失」這個投資謬誤歸咎於人類的遺傳,根植於我們的DNA,很難改變。這個遺傳,雖然可以適應大自然弱肉強食的環境,卻不適合股市。舉例來說,在遠古時代,當我們看到獅子出現時,本能就知道要趕快逃,保命要緊。只有警覺性高,順利逃跑的人才不會被獅子吃掉,才有機會把基因傳給下一代。因此,我們現代人身上都保有這樣的基因:遇到危險時,本能地逃命。
而在股市裡,這個本能反應依然發揮作用。譬如說,如果我們知道股市即將有重大利空來襲,我們就會三十六計走為上策,保命要緊,其他的都不重要。一直要等到利空結束,危機解除了,我們才會試探性地再度投資。遇到危機就恐慌逃跑,等危機解除後又貪婪買進,這樣的行為在股市裡,剛好就是賠錢的公式。
因為股市和遠古時代的草原有一個很大的差異:股票必須有人接手,你才逃得掉;而在危機當中,你只有用更低的價錢殺出,才會有人接手。此外,當危機解除,大家都認為可以買進時,你必須出很高的價錢去搶,才買得到股票。所以,為了逃避利空所帶來的虧損,投資人不惜一切低賣高買,反而造成虧損。這就是典型的過程。
有的投資人以為績效不好是因為手腳不夠敏捷,行情判斷不夠精準。因此,求助於技術分析、計量操作等工具,試圖透過大數據解讀市場,提早察覺市場的動態。這樣做或許可以些許提升操作效率,然而本質上的行為謬誤,卻完全沒有處理,自然也不可能顯著改善投資績效。
如何跳脫這個本能謬誤呢?方法非常多:有機械式的定期定額投資法、有買進持有法(買進之後就不去管它)、還有一種叫雙帳戶法。所謂雙帳戶法,來自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勤於理財的先生為家人和自己分別開設股票帳戶。一個戶頭是「自己的」,所以用心研究操作;一個是「家人的」,所以股票買了就放著,長期持有。大約二十年之後,那個「家人的」帳戶從不去管它,績效竟然遠勝「自己的」帳戶。道理很簡單:複利!由於沒有進進出出,所以複利發揮作用,效果遠遠勝出。
此外,股市的報酬,主要來自風險承擔。當眾人看到危險,爭相逃離時,此時進場買進的人其實是在承擔風險。但同時,也因為市場的恐懼不安,他們可以用很便宜的價錢買到好股票,獲得較好的預期報酬率。而這正是投資績效好的另一個關鍵。
很多人以為,成功的投資人好比武俠小說裡的高手,智慧與身手都不同凡響。高手總能夠洞察機先,輕鬆避開下跌。而他們一買進,股票就應聲上漲,財富滾滾而來。在這樣的想法之下,虧損就代表你腦筋不行,而且技不如人,否則怎麼會賠錢呢?越是這麼想,對虧損的恐懼就越加嚴重。因為虧損除了金錢上的損失之外,還會被別人認為你笨、你不行。這是難以忍受的心理壓力。最後,這種投資人就犯了嚴重的虧損恐懼症,反而更不容易擺脫績效不佳的命運。
股市的報酬,從經濟分析上來說,反映著投資人所承擔的風險。承擔有意義的風險,才是投資獲利的本質,而其規模之大,超乎想像。據說世界第一張上市公司股票是1606年阿姆斯特丹交易所所掛牌交易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股票。投資人的資金就有如大航海時代的船隊,航行在世界五大洲。船隊在航程中要面對一波又一波的風浪,最後終於把利潤帶回給投資人。荷蘭東印度公司存活了將近200年,創造了全球最大的財富。
請想像那個大航海年代的投資人,他們的資金充滿了冒險精神,透過航海,到全世界各個角落去探險,最後成功創造無數的財富。以當時的科技,投資人不可能隨時掌握船隊的狀況,更不可能精準預測每一次出航是成功還是失敗。他們只能靠經驗和分散投資,不把全部資金放在同一個籃子,如此而已。重點還是承擔風險的精神。
我見過不少投資人,把省吃儉用所累積出來的第一桶金投入股市之後,對股市漲跌過度擔心害怕,輕則食不知味,重則整天魂不守舍,完全失去理智。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是不可能有良好績效的。此時最好暫時退出股市,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試著用分散投資、定期定額等長期投資策略,慢慢養成長期投資的習慣。只要有耐心,等複利發揮作用,就能享受投資的甜美果實。
__________
作者為台灣知名的翻譯家,翻譯過多本重量級財經著作,如:葛林斯潘的回憶錄《我們的新世界》、暢銷書《黑天鵝效應》、《師父》、《馬丁沃夫教你看懂全球金融》、《大債時代》等。曾任台証期貨總經理、期貨商公會理事。自2004年即財務獨立從事價值投資。2011年出版第一本著作《我的職業是股東》,廣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