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問題分析與解決力,從前是工程人員最為重視,如今卻成為所有上班族的基本職能。從界定問題、分析問題、擬定對策、到潛在問題分析,都有一套嚴謹的方法可以遵循。
撰文◎Career編輯部
以往「問題分析與解決」被認為是工程人員,尤其是科技製造業人員所需的職能,但現在已被視為所有上班族都應具備的基本功。
太毅國際顧問訓練講師趙善揮表示,企業重視員工的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原因在於外在環境變化太快,資訊也愈來愈多元,老闆或員工每天面對的問題複雜度提高,能否抽絲剝繭找出關鍵資訊,影響到問題能否有效解決。此外,「重做」的機會成本太高,包括時間、資源、人力的耗損,不但吞噬企業利潤,也會折損員工士氣,與其事後補破網,不如預先找出問題根本原因,對症下藥。
問題分析解決可分為4大步驟,首先是定界定問題,其次是分析問題,再來是研擬解決方案與對策,最後是做潛在問題分析,確認解決方案是否出現「後遺症」。
Step1:找出問題:問題解決一半
當我們不希望發生的事發生了,就可界定為是一個問題。趙善揮指出,解鈴還須繫鈴人,「問題製造者,多半就是問題的解決者!」但遺憾的是,過去經驗發現,問題分析過程中,分析者常沒有將自己放進原因裡,分析到頭來都是別人的問題,自己徒然陷入「受害者」的角色,坐困愁城。
常言道,「明確界定好問題,問題就被解決了一半了」「問對問題,答案就出來了」。但是要如何定義問題呢?
首先,可以詢問「發生了什麼問題」(what)、「在哪裡發現問題」(where)、「何時開始出現問題」(when)、「問題的程度與趨勢」(how much/many)等4個面向,來釐清問題的範圍。
此外,界定問題時要小心失焦。通常問題範圍愈小、愈接近核心,愈容易找出解決之道。
Step2:分析問題:學會問為什麼?
大前研一在《思考的技術》一書中提到:我們已進入一個沒有答案的複雜時代,最需要的是學習去問「為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需要區分「症狀」與「原因」,例如咳嗽是一種症狀,起因是疾病,但可能造成咳嗽的疾病很多,包括過敏、肺炎、流行性感冒;問題發生,不應該是針對「症狀」治療,而是要針對「病因」治療,這就要靠分析的功力。
以企業經營來說,可能面臨許多經營問題,包括利潤無法提高、部門合作不良、營業力下降、庫存過剩等。碰到以上的問題,多數人習慣性用「直覺式」方法解決——利潤太低,就削減成本;部門關係緊張,就在公司內張貼團隊合作標語;營業力下降;就導入讓營業進度一目瞭然的系統;庫存過剩;就想辦法打消庫存。其實,這些問題彼此可能是有關聯性的,也可能是各種問題交互影響的結果。
趙善揮指出,「表面現象」與「根本原因」往往很容易混淆。分析問題就是要找出根本原因,可以比較「有問題」與「沒問題」的情況之間的差異,然後假設可能的原因所在,最後加以驗證,從中找出最可能的原因。但趙善揮提醒,在過程中要避免以下現象:
●事實與假設不分;
●找兇手,而非找解答;
●急著下結論。
Step3 發揮創意:尋找解決方案
問題分析結束後,接著就是找出解決對策。但什麼是最適方案(best balanced choice)?趙善揮表示,就是符合最多利害關係人「滿意度」的方案。因此,在做決策時,必須讓利害關係人一起訂定標準,在各自可以接受的程度內取得平衡。
雖然說「最適方案」可以滿足最大多數人,但遺憾的是,最後出線的不見得一定是最適方案。
因為在組織中,當決策涉及不同利益的團體或成員時,難免會出現立場辯論,又缺乏一套大家共同認同並遵守的決策程序,還有人喜歡用過去的經驗佐證,完全與事實現況脫節,只會抱怨這個對策「不可能」「很困難」。種種因素都很容易造成決策延宕,最後只好由有權威的人一肩挑起,拍板定案。
趙善揮指出,在決定解決方案時,要避免受到3種扭曲:
1.選擇性蒐集資訊:先有結論再找證據,讓既定結論看起來很合理。
2.習慣性經驗判斷:不想改變過去的決策方式,接受可行的初步草案。
3.喜新厭舊:將較多的注意力放在最近的資訊,而忽略或忘記先前的資訊。
近年探討問題分析解決時,很多人提到「創意思維」的運用。問題分析與解決,不再只是硬梆梆、高度理性的學問。
談到創意思維,愛因斯坦曾說「創新不是由邏輯思維帶來的,儘管最後的產物有賴於一個符合邏輯的結構。」趙善揮表示,可以嘗試在問題分析解決的每個環節,使用「不同於習慣」的思維來拓展思考廣度,問問自己,「如果不這麼做,還可以怎麼辦?」
但趙善揮認為,在尋求解決對策時,發揮創意思維是困難的,雖然人們常使用「腦力激盪法」來找出新的解答方案,但事實上,「腦力激盪法」所得出來的對策,多數仍未跳脫過往經驗。
Step4:避免潛在問題與後遺症
如果最後發現,選擇的解決方案,並沒有解決問題,就代表當初問題的界定有偏失,或資訊蒐集不齊全。此時,就必須重新回到問題的定義與資料蒐集,整個過程重新再走一遍。
問題分析與解決,雖然有一套步驟或方法,但現實情況是「計畫趕不上變化」,因此還需要具備「應變力」,做為補救能力。
趙善揮強調,在決策前,一定要「從所有的好處去想想可能的壞處」,才可能找到最佳的問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