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職場新鮮誌

:::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職場觀點

 Z世代想「做自己」,先掌握3個生存法則

職場是一個跨世代組合,即使是同一世代的價值觀差異也很大。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_Cheers提供 職場是一個跨世代組合,即使是同一世代的價值觀差異也很大。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_Cheers提供

作者/李佳樺 圖片來源: shutterstock

Z世代被超過7成的主管評為「最難合作的一代」,身為Z世代的員工,若能具備搞懂掌握更多資源、知識的X、Y世代軟實力,更有機會在職場上展露頭角。


身為Z世代員工的你,曾因為臨時請假、衣著不合禮儀、態度消極被主管責難,卻不知其背後道理而暗自不滿嗎?這樣的例子很常見,Z世代被超過7成的主管評為「最難合作的一代」,還有6成主管認為Z世代態度不專業。

職場是一個跨世代組合,即使是同一世代的價值觀差異也很大,學會如何與不同背景的人相處是職場生存必要的軟實力。對資歷尚淺的Z世代來說,要如何在自我與群體之間找到平衡點?《Cheers》為Z世代提出3大解析:

一、做自己很重要,但工作生活平衡其實是動態比例

「做自己」是Z世代重要的職場信條,他們不會將自己無條件地奉獻給公司,而是追求工作生活平衡、彈性工作,根據《Cheers》調查,Z世代在「不認同的工作觀」中,首推「主動扛起超出職務範圍外的工作(61%)」,其次是「以公司任務為優先,即使與個人生活相牴觸(51.1%)」,多數人不嚮往成為事業有成的高階經理人,甚至「不想升遷」的狀況越來越普遍。

勤業眾信人資長吳美慧觀察到同樣趨勢,事務所審計部門的晉升速度快,公司中約有5成的Z世代員工,但其中不少年輕同事表示自己不想升主管。「主管要負責跟利害關係人溝通,挑起案子成敗擔子,他們會覺得工作太辛苦」。對企業而言,如何重新設計工作以吸引Z世代擁抱職涯挑戰,顯然是新的管理課題。

事實上,Z世代所嚮往的工作生活平衡,也常會陷入一種上下班時間一刀切的表象迷思,錙銖必較地分配兩者時間,反而忽略了不同職涯階段應有的動態變化,若一昧把生活平衡擺在工作之上,顯然也會錯失很多成長、學習的機會。

每一項專業有分熟、精、通3個層次,進入職場初期,從會到不會的階段,Z世代往往需要前輩或主管大量指導,因為不夠熟練導致需要投入的時間稍長、壓力感受強烈、甚至得利用下班後自主學習,這些都是必經過程,對「義務」過敏的Z世代,要自己找到追求成長的內在動機,才能讓平衡的追求更有彈性與意義。

因為「有意義」的動態平衡會比只有「時間上」的表象平衡更有價值,它也是更多能量與幸福的關鍵。
亞馬遜(Amazon)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曾經如此評論工作與生活平衡:「我並不是很喜歡這個說法,『和諧』更適合形容工作及生活狀態。」他舉例若在工作上努力獲得好表現,這些能量有助於他回家成為更好的丈夫和父親;反之亦然,若有快樂的生活,也能幫助他成為好老闆。

二、渴望尊重與自由,但好紀律才有大自由

Z世代大多嚮往扁平的組織環境,期待上司以平等、尊重的態度相處,並給予更多自由。但Z世代往往輕忽了成效導向的重要性。因為對X、Y世代資深主管而言,尊重與自由的空間大小,取決於工作紀律與當責表現。

許多主管在104職涯診所上發文求助,探討如何向Z世代溝通工作紀律的重要性。以餐飲業的一位店長為例,他曾遇到Z世代員工要求休假,卻未依規定確認代班的代理人,甚至回應:「無論誰請假,確保店裡能持續運作不是店長的責任嗎?不然店長的薪水是做什麼的?」

雖然請假有理,但藐視商業運營的底層邏輯與需要共同約定的執行紀律,只顧自己方便卻忘了他人必須為此付出代價,這些都是經常標榜做自己的新世代常會出現的落漆行為。

一位主管形容:「現在年輕人把請假跟取消餐廳訂位一樣,都是臨時、隨性通知的!備料與當天業績損失,都是老闆自己的事。」例如重要會議,臨時在幾分鐘前請假,誤把以Line告知等同獲得主管同意,導致專案進度延宕;或者未如期完成任務目標、經常出錯,面對要求卻又大聲嚷嚷主管不夠授權、不尊重。

初入職場頭幾年,Z世代一定要懂得養成累積信任存摺的方法,因為信任是職場生存非常重要的資本,最簡單的一個公式便是:用好的工作紀律累積信任,一個有工作紀律的人,自然會有更大的選擇自由和談判籌碼。

三、展現個性,但與兼顧職場人際互動不衝突

走過疫情,習慣線上作業的Z世代,漸漸失去對辦公室禮儀的認知,在重返辦公室的風潮中,有45%的企業特別為員工準備「辦公室禮儀課程」以接軌實體辦公生活。

贏得熟世代主管好感的方式,不外乎是職場禮節。上銀科技總經理蔡惠卿建議「打招呼」是入門第一步,Z世代員工可以找一個夥伴,例如座位隔壁或合作較頻繁的同事,練習説:「早安、午安、吃飽了嗎?」就像學語言要找一個語伴一樣。

許多年輕人不習慣關心別人,並不是故意沒禮貌,而是不懂如何表達、不知如何拿捏分寸。蔡惠卿分享,自己在公司常遇到同事見到她就低著頭默默走掉,「但我一定會主動跟他們說早安,小朋友可能會嚇一跳,但第二次碰到,他可能就會想到應該要打招呼了。」
若恰好跟主管搭同一班電梯,主動詢問要到幾樓,幫忙按樓層、延長開門鍵,也是打動長輩、建立好印象的技巧。蔡惠卿分享,很多年輕員工看到自己要進電梯都會避開,「但如果你今天很有精神地說:總經理好!還很有禮貌地幫忙按電梯,我一定會留下深刻的印象。」

區塊鏈數位證書新創圖靈鏈創辦人胡耀傑大概是最懂如何與熟世代合作的Z世代,21歲就創業的他,往來投資人、客戶的年紀全都大他好幾輪,工作上也常需出席要與政商名流交涉的場合,他分享自己與父執輩聊天的心法,就是思考可以如何幫助這些長輩的小孩。
「他們的小孩大多數都跟我年紀差不多,大老闆都希望可以把小孩送出國讀書,我會分享自己的讀書方法、如何申請海外名校,」胡耀傑找到與熟世代的共同話題,也會自薦幫忙長輩小孩寫交換推薦信,有此做為引子加深連結,工作上的破冰或合作關係也相對容易。

要贏得資深主管的尊重,工作態度往往比專業能力還重要,職場人際互動的根本,就是管理彼此的期望跟需要,掌握此能力,就有機會跳脫世代的隔閡,成為成熟的工作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