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美食、衷心於餐飲業的曾柏憲,26歲就選擇創業,期間經歷過成功,也有過挫敗,他認為做餐飲這幾年的時間,每一天都在學習,每一個時刻遇到的事情,解決和認知方式是不同的。
撰文◎Career職場情報誌 劉紋豪
年僅33歲的曾柏憲,現為和興餐飲集團執行長,樣貌相當年輕的他,26歲時就選擇創業,細數其代理及自創品牌相當豐富,可說是拚勁十足的餐飲創業家。
至今創業約6年時間,談起當初選擇投入餐飲業的契機,曾柏憲帶點靦腆的笑容,說道:「其實滿誤打誤撞的!當時是從國外畢業回來,還沒有確定自己想要走的路是什麼。」大學、研究所皆就讀資訊管理的他,只知道以後可能就朝向這個方向走。
後來,在因緣際會下,和國外米其林品牌添好運拉上線。曾柏憲說道,在2014年,和好友林晉頡共同成立了和億生活集團,他負責招商開發、商場營業、集團策略項目等,林晉頡則是負責營運、財務、人事等。
當時剛好有機會接觸到添好運品牌,雖然兩人都是餐飲新手,但憑藉著一股衝勁,心想既然要做這件事情,就要將心思全放在上面,於是在洽談品理代理前,做了許多準備,包括市場的調查分析、報告,花了半年時間,多次前往新加坡,和「添好運」的亞太代理商洽談,成功將添好運引進台灣。
成功來得太快 代理品牌遭遇挫敗
當時,第一家添好運門市落腳於台北車站熱門區域,開幕時蔚為風潮,排隊人潮日夜不斷,集團成軍短短一年半,光是四家添好運,就達到近6億元營收。
「那時候成功的很快很突然,很多人一下子就知道我們,覺得開一家餐廳,好像沒有那麼得難!從一開始拿到代理權,很多人不看好,後來真的成功打進市場,生意又那麼好!」曾柏憲說。
添好運一炮而紅,讓集團更有信心,於2015年代理加州品牌Lee's Sandwiches,主打法越三明治,在全美有50、60家分店。憑藉著添好運的成功經驗,曾柏憲心想「應該也滿有機會的,只要市占有Subway的三分之一,就算非常厲害了!」
但Lee's Sandwiches卻跌了一跤,儘管門市從一開始的統一時代百貨B2美食街移到新北市永和社區的街邊區,卻還是於2017年5月中結束代理。
歸納失敗主因,曾柏憲說,所謂當局者迷,他們認為法越三明治味道很道地、很美味,是自己喜歡吃的食物,但卻未去思考台灣基本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包括三明治裡有著硬的法棍、冷的肉、肝醬,又是個重口味的食物,口味可能不符本地需求,以至於市場接受度與預期有所落差。
曾柏憲接著說,品牌知名度不夠也是因素之一,「當這個品牌在當地多紅,但本地沒有人認識它,就如同跟你自創品牌是一樣的,必須從頭建立聲量,從無到有,如此代理起來就沒有意義。」不若添好運,已經很多人幫品牌說了故事,代理進來台灣後,媒體和消費者再協力說第二、第三次故事,聲量的速度是可以倍增的。
問題皆有解決之道 只是須走遠路
這一課的挫敗,讓曾柏憲學到很多,「可能我們成功太快,太容易得到,反而不會去珍惜,很多的盲點我們沒有去看,遇到很多潛在風險。」回頭審視內部的一些問題,才發現許多營運細節未能注意,包括人力成本、食材成本的掌握等。
此外,如果選擇品牌,必須考量市場接受度,預估未來有其發展性,且品牌要具備變化性和可塑性,然後又要符合現在的消費市場。
而於2016年引進的日本人氣半熟起司塔PABLO,開幕初期也吸引大批人潮採購,雖然銷售量和營業額成績斐然,但卻近一年就結束代理。究其原因,在於PABLO食材幾乎都由日本進口,但台灣需求量又高,造成無法供應,最後只能黯然結束代理。
曾柏憲思考了一下,心想如果當初和對方多點溝通,所有的問題都有解決的方式,只是要走遠一點的路、花比較多的時間,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讓1+1能夠大於2。
「我覺得這全部都是學習的過程,做餐飲這幾年的時間,每一天都在學習,每一個時刻遇到的事情,解決和認知方式是不同的。」曾柏憲有感而發。
喜歡接受挑戰 無法太過安逸
「我喜歡每天活在一種高壓的狀態,不能太過安逸太無聊,」曾柏憲笑著說,因為喜歡接受挑戰的個性,及熱愛美食的心,於2017年與合夥人主廚林明建創辦了台灣米其林一星餐廳Longtail,於2018開立年米其林餐盤推薦餐廳Wildwood,同年更成立了和興餐飲集團,前後引進了新加坡的珍寶海鮮、黃亞細肉骨茶等品牌來台,短短一年多,兩個品牌年營收達到2億元,表現十分出色。
最後,曾柏憲預告今年4月將引進日本大阪NO.1生吐司品牌 SAKImoto Barkey,在網路上號稱是麵包界的LV,他也看好生吐司在台灣的發展潛力,「我滿有把握的是,食材用料一定是原汁原料從日本出來,提供好的品質,好的原物料,吃出差距,就是見真章的時候。」曾柏憲信心滿滿地說。
曾柏憲
現職:和興餐飲集團執行長、拾楀餐飲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學歷: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資訊管理碩士
經歷:和億生活集團策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