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就高低,幾乎就取決於25~35歲這「關鍵10年」。從工作態度、專業能力、功績表現到人際關係,若能修好13個生涯學分,就不會到35歲以後,職場危機接踵而至。
撰文◎Career編輯部
生涯學分01- 延後享樂:先別急著吃棉花糖
暢銷書《先別急著吃棉花糖》裡的主角阿瑟與他的老闆喬納森,兩人聰明才智不相上下,但喬納森是億萬富翁,阿瑟卻只是他的司機,究竟為什麼?答案就在書中提到的一項史丹佛大學實驗:研究人員把小孩子單獨留在房間裡,給每人一塊棉花糖,讓他們選擇是要馬上吃掉,或是等15分鐘;若願意等,就可以多得到一塊棉花糖當獎賞。實驗結果發現,願意犧牲眼前當下好處、以換取更多獎賞的小孩,長大以後的成就,顯著高於那些馬上吃掉棉花糖的小孩。
「棉花糖理論」的啟示,就是看長不看短,願意先苦後甘的人,比較容易取得成功。在生涯經營上,一個有高度危機意識的人,通常也是這種「延後享樂」者,願意放棄眼前的享受,儲備應付不時之需的存糧,以提高人生的安全係數。
生涯學分02-從高兩級的視角看問題
「格局決定結局」,若能站在比你現在職位高兩級的格局來看問題,很多事情就會豁然開朗。
要如何學會跳兩級思考呢?「開會」就是最佳的學習教室。「會議絕對不是枯燥的例行公事而已,」台灣三星電子行銷部資深協理余倩梅強調,特別是參加跨部門的會議,「你可以從會議中,摸索出公司現在最關心的事情是哪些。」
其次,就是多跟上級溝通。有些公司會安排主管擔任「mentor」(業師),要善用這個制度,多跟業師學習,有助於學習跳級思考。即使公司沒安排「業師」,也不妨自己找一個優秀主管做為「role model」(標竿),平時多觀察、多接觸、多請教。
生涯學分03-找到值得奮鬥的目標
拿下2009年奧斯卡金像獎影后的英國演員凱特溫絲蕾,在上台領獎致詞時,提到她在8歲,就在浴室裡拿著洗髮精的瓶子,「演練」獲得奧斯卡獎的場面,沒想到,童年夢想真有實現的一天。
「人因夢想而偉大」,人生必須找到一個值得奮鬥的目標或理由,才不會虛度青春。
設定人生目標時,不妨以「10年」作為單位,思考屆時的自己,應該要過什麼樣的生活,會有哪些值得一提的成果和貢獻,再落實於10年計畫中,按照藍圖循序漸進,這樣一來,每一分鐘你都會距離自己的目標和夢想愈來愈近。
生涯學分04-補強自我關鍵弱項
企業在制定營運策略時,經常採用SWOT分析,檢視本身的優勢和劣勢,以及市場上的機會和威脅。同樣的手法,也可運用在個人職涯經營上。
成功學大師博恩.崔西以賽車為例,決定一支車隊速度的,往往不是跑得最快那一台車,而是吊車尾那一台,它會拖慢整個車隊的前進。職場工作者也一樣,即使你有很多強項競爭力,但往往一個「關鍵弱項」,就會拖垮整體戰力,你非得克服這個瓶頸不可。
有時候,弱項不見得是急迫的「致命傷」,卻可能局限你未來的發展。例如有些人技術能力很強,但是不喜歡跟他人互動,雖然可以應付工作上的專業要求,但是未來比較沒機會更上一層樓,扮演管理者的角色。因此最好趁早檢視,看自己「敗」在哪些關鍵能力,然後像拼圖一樣,有計畫地逐一補齊。
生涯學分05-在專業領域成為專家
專業企管顧問指出,25~30歲時,還可以try and error,從錯誤中摸索學習;過了30歲,就必須在一個領域裡成為「專家」,具備獨當一面的能力以及不可取代性。
知世.安索帕資深副總經理蔡秀麗曾經在面試時,被問到「妳覺得自己在公司或業界排名第幾?」她當場呆住了。後來她自忖,這的確是個好問題,可以幫助自己盤點專業能力,「年輕人應該不時問自己這個問題,確保自己的能力在水準之上。」
生涯學分06-至少要有一件代表作
戰功,決定了你是大將之才,還是平庸的小職員。如果每天忙於工作,「苦勞」很多,卻拿不出具體的戰功,當然很難被重用。
戰功若能轉化為具體的數字,就更具說服力,以業務人員來說,業績表現就是最好的戰功;內勤人員也一樣,像人資參與組織流程改造,替企業節省費用(金額數目);或是努力招募,引進優秀人才(人員數目),都是戰功的一種。
生涯學分07-找到自己的職場導師
念書需要良師,進入職場更需要良師。閱歷豐富的職場導師,不僅幫你在專業上精進,還會教你如何做人、為你找出生涯方向。
一般來說,主管就是最好的良師。找導師不需要找得「太遠」,職位比你高一階即可。另外,也可以同事或客戶為師,只要對方有值得你學習的地方,就應該虛心受教。
生涯學分08-多與成功者為伍
安麗創始人之一理察.狄渥斯說:「置身在一個追求成就的環境裡,你比較有機會建立正確態度、採取正確的行動。」
「多接近成功人士,不僅可近距離觀察他們成功的因素,你也會感受到自己必須成功的壓力,」輝瑞大藥廠人資副總經理薛光揚說,這就是一種「帶動效應」。學習成功人士的行為模式、思考邏輯,你會比別人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