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職場新鮮誌

:::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職場觀點

國外廠商都在搶:技職3大新趨勢,起薪已追平一般大學生

如今高教風貌改變,在廣設大學下,技職教育頗受衝擊,連高職生都偏向選擇一般大學就讀。圖片來源: 廖佑瑲 如今高教風貌改變,在廣設大學下,技職教育頗受衝擊,連高職生都偏向選擇一般大學就讀。圖片來源: 廖佑瑲

作者/高士閔 圖片來源: 廖佑瑲

1111人力銀行調查顯示,2022年技職畢業生的起薪已追平一般大學生,可以看出政府十年來投入於技職體系的心力,逐漸開花結果。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教學資源、業師比例、未來發展也愈加豐富,是學生的另一種選擇。

昔日聯考,放棄建國中學去讀台北工專(現台北科技大學)的學生所在多有。那個時代,台北工專能媲美建中、技職生和大學生地位等同。

如今高教風貌改變,在廣設大學下,技職教育頗受衝擊,連高職生都偏向選擇一般大學就讀。

譬如技職龍頭台灣科技大學,位置鄰近台大,兩校選課也互通,多年來都名列《Cheers》企業最愛大學畢業生調查榜單前段班。其指標科系電資學士班,連續兩年的報到人數都有40幾位高中生,但攤開正、備取名單的學生總數,卻是實際報到人數的數倍之多,顯見多數人最終還是選擇到一般大學報到。

熟悉各大學第一手招生資訊的樂學網前總經理張財銘惋惜地指出,台科大、北科大、雲科大不輸中字輩大學,但不少同學、家長,因為「不熟悉技職的發展,寧願去讀國立後段大學」,非常可惜。

其實,近年政府投注技職教育的資源很多。根據教育部的資料,技職院校占高等教育獲分配補助額的比例,從2011年的23%增加至2022年的32%,成長近10%。

此外,自2010年便陸續啟動「技職教育再造」、「技職深耕」、「優化實作」等8項計畫,總投入預算達新台幣633億元,逐步補足技職教育各方面的缺口,拉開自己與一般大學的差異。

趨勢1:設備與企業同步,一畢業就上手

曾任教育部政務次長,現為考試院考試委員的姚立德舉例,大家一直有一個印象,技職院校的設備並不好,「現在不一樣了,學校的設備甚至比業界還好。」
姚立德講的是「優化實作計畫」的類產線。所謂類產線,就是把科技廠的產線搬進學校,讓學生有實際操作的機會。

「台積電就是在用這一台設備,」高雄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薛丁仁指著一台機器說道。

「以前學生參訪工廠,連穿上防塵衣的機會都沒有。」

很諷刺,同學明明是喜歡動手才來念科大的,卻根本碰不到設備。薛丁仁苦笑,以前電子系的教育只是延續高職的電子科,「一樣在摸電路板,差別只是電路複雜一點而已。」

現在有了設備,情況完全不同了。「原本大一、大二快被當的學生,一摸到類產線的器材,成績馬上一飛沖天。」薛丁仁看著一位坐在設備前,正在向學弟妹示範操作流程的學生說道。

「我這堂課一週要上4小時,現在全都讓學生操作設備。」薛丁仁曾任職於奇美電子,他清楚畢業生3個月內離職的第一大原因就是跟學校教的不一樣,「提前體驗職場生活,對他們才好。」

印刷電路板(PCB,Printed circuit board)作為台灣第三大兆元產業,龍華科技大學便座落在幾大PCB廠交界。

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談論他的辦學理念,「學生畢業要有好工作、好薪水。」而擁有全國大專院校最完整PCB類產線的龍華科大,不只讓學生有機會操作設備,甚至能接案。

「我們學生畢業的起薪平均4萬,高於全國私立大學。」龍華科大不是個案,根據1111人力銀行的調查,技職院校畢業生的起薪逐年攀升,2022年已經追上一般大學生,近新台幣3.1萬元。

趨勢2:業師入校,上課不靠「背多分」

姚立德笑道,許多中小企業的設備都不一定有學校好,因此回學校訓練、學習的工作者增加了。他們回學校上課,也能協助訓練學生,並帶來產業的第一手資訊,進一步降低學用落差。

事實上,鼓勵業界入校協同教學也不是從優化實作計畫(2017~2021年)才開始。自「第二期技職教育再造」起,技職院校聘請業師協同教學的人次便逐年攀升,2015年還不到5,000人,如今已穩定在1萬2,000人。

「科大和產業緊密結合,學校系所才能即時調整。」高科大校長楊慶煜指出,他們將在2023年成立電動車系和冷凍空調系,因為橋頭科學園區的幾家公司都在研究環境議題。

當然,其中也有困難點,比如傳統車輛主要是機械傳動,上了機械系的課程便可學會7成;但電動車等新興行業,多半橫跨多領域,「我常開玩笑說,連空間設計也要懂,因為電動車內的閒置空間很多。」

「一個學程大約16學分,一學期要288小時,修完學程的學生沒幾個。」楊慶煜期待,「一個學程要在100小時內結束。」

學校的定位要轉變,以啟發興趣為主,「只要有成就感,學生自己會上網精進。」

葛自祥則是從另一個角度提供學生方便,「雙主修、輔修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選修的科目和主修衝堂。」因此,龍華科大刻意規定:所有必修只能排在週一、週二,剩下3天空出來讓學生自行調配。除此之外,他也提供選項,讓老師不用在教學、研究和行政事務上分身乏術。「跨域最快的就是實作,所以老師每拿到50萬預算,就減1小時上課時數。」

比如一位正教授一週得上8小時的課,如果接到300萬預算的產學合作專案,就可以少上6小時,一週只剩2小時的課。
「產學合作不是老師動手,一定是帶學生做。」一樣是學習,卻離產業更近,受惠的還是學生。

趨勢3:用競賽鍛鍊技術力,海內外機會大增

對於吸引人才投入技職教育,前勞動部常務次長,現為國際技能組織(World Skills International, WSI)常務理事的林三貴則鼓勵學生參加比賽。

「競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他進一步提問,為什麼美國、歐洲都重視WSI?俄羅斯甚至為了能主辦國際技能競賽(World Skills Competition, WSC),從2012年開始布局,直到2019年終於爭取到主辦權。林三貴解釋,因為WSI的贊助商都是國際頂尖公司,每一職類都是由該領域的一位龍頭負責,比如運輸之於DHL、電子之於西門子(Siemens)。

每兩年,這些企業內的專家會為比賽修訂規則,稱為「國際技能職業標準」(World Skill Operational Standard)。換句話說,參與國家、選手能得到世界最新的產業資訊。

對選手來說,不只能拓展自己的世界觀,對自己的職涯也有益處。林三貴指出,他不只一次看見國際廠商參觀台灣選手練習,轉頭便詢問對方說「你要不要來我公司上班?」

要知道,那時候還沒開始比賽,國外廠商就開始搶人,便可知技術的含金量,以及技職生的國際移動能力。

觀察最近幾年台灣在WSC上的表現,不只類別逐年增加,從2003年的18項增加至2021年的51項;台灣在第46屆WSC獲得的總獎項是世界第三,刷新歷史紀錄。

透過林三貴不懈地爭取,2025年WSC會由台灣舉辦,「許多國際廠商都會來台灣。」不只是學生更容易被世界看見,對台灣來說,未來4年也是技職快速發展的機會。

你還在用刻板印象決定自己的未來嗎?當一個新改變已經在劇烈發生,考生更需要把握住自己的前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