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職場新鮮誌

:::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職場觀點

 為何追劇總能一集接著一集?想把專注力用在工作上,前40秒是關鍵

為什麼追劇可以一集接著一集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什麼追劇可以一集接著一集看?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作者/高士閔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為什麼追劇可以一集接著一集看,再晚也完全不想睡?如果工作也能跟追劇一樣就好了,不會浪費時間在分心上,更可能提早下班。但是,該怎麼提升專注力呢,有沒有輕鬆的方法?


看完這篇文章,可以學到的3件事:
1.知識工作者平均一天有25%的上班時間,浪費在手機提醒、社群推播。
2.透過筆記清除「注意力殘留(Attention Residue)」,工作便愈來愈不會分心。
3.想提升專注力,就先練習一段時間內只做一件事,可以從喜好開始,比如追劇。

你是否曾好奇,為什麼追劇可以一集接著一集看,再晚也完全不想睡覺,但工作只要5分鐘就感覺好累,想停下來滑手機?

只要是認真的上班族,或許都曾幻想過,如果工作也能像打電動、追劇一樣就好了,這樣一到辦公室便能火力全開,不只表現更好,還能提早完成任務,準時下班。

《哈佛商業評論》一項調查便指出,美國的知識工作者平均一天有25%的上班時間,都浪費在處理龐大的資料流,比如手機提醒、郵件通知和社群媒體的推播。
曾開發手機應用程式《專注森林》的時刻科技創辦人畢劭康就笑道,有多少人背英文單字,半小時還停留在“abandon”(編按:許多英文單字書的第一個字)的?如果你也能聽懂這個玩笑,或許就能了解「專注」狀態就是如此可遇不可求。

但是,人真的沒辦法專注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專注森林》是一個幫人提高專注力的應用程式,在全球擁有超過4,000萬名用戶,且是157個國家的效率類APP付費榜第一。

從《專注森林》的用戶行為可以觀察到,疫情期間,使用者的單次專注時間上升了9~10%,每天的總專注時間也成長18%。同時,這項數據沒有隨著疫情結束而回到原本水平,只降低了2~3%。

開發人之一的畢劭康,也因為幫助許多人解決專注力的困擾,在2021年獲得《富比士》(Forbes)雜誌頒發「30歲以下亞洲傑出青年(Forbes 30 Under 30)」。

提升專注力,內在動機比外在限制更重要

畢劭康表示,強迫自己專注是最笨的方法,因為《專注森林》最早的版本,就是利用這個原理,企圖讓使用者透過一個按鈕,把手機鎖住,不能使用,結果證明無效。

「媽媽把手機沒收了,你會做什麼?」畢劭康自己會想方設法找出手機,去翻枕頭下面、看看冰箱、鞋櫃裡有沒有,最後反而整個心思都掛在手機上,把正事拋諸腦後。

「外在限制沒辦法提升專注力,必須透過一些獎勵,讓維持注意力成為內在動機。」

畢劭康是因為愛玩遊戲,才選擇念清大資工。他認為一款能讓人玩到天亮的遊戲,必須具備3個元素:適當的挑戰、即時的回饋、有意義的選擇。

所謂適當的挑戰,就是遊戲難度只比玩家的能力高一點點,讓對方即使失敗,也願意再次嘗試,並在征服之後,獲得成就感;有意義的選擇是指,玩家能決定結局,或達成結局的方法,否則不如去看劇、看電影。

最困難的是「即時的回饋」。以學英文為例,每天背10個單字,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口語流利、英文精通,但玩遊戲不一樣,做任何一件事,比如打怪,可能下一秒就給你寶物。回饋即時,便會讓人想一直做下去。

這套機制被設計到《專注森林》裡,玩家可以設定一個時段,也許3分鐘、10分鐘或半小時,只要這段時間不滑手機,就會得到獎勵:一棵樹;如果不小心破戒,這棵樹就會當場枯萎,用戶什麼也拿不到。

回饋即時、有挑戰性,使用者就願意反覆嘗試「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某一件事」;而玩家每次專注前,都可以選擇不同樹種,長時間累計下來,就能看見自己的專注力變強、變大,因為單棵樹已經變成整片森林。

追劇、電玩都是養成專注力的好開始

想培養專注力,也可以從避免分心的角度著手,畢劭康把它分為3階段來完成。

1.專注前:正式開始做事前的40秒,是最容易被電子郵件、手機提醒抓走注意力的。換句話說,只要撐過前40秒,人就會逐漸忽略周遭的誘惑,不像一般人以為的「必須從頭到尾一直用力維持專注。」

2.專注中:打斷專注狀態的因素有兩個,一來自外部,比如工作到一半,同事突然找你討論專案。解決方法不難,通常只要打造利於專注的環境,比如降噪耳機,就可以了。

畢劭康舉例,時刻科技的辦公室裡有很多獨立的小桌子。許多同事擔心待在座位上,工作會被打擾,就會跑去角落的小桌子。而當你「孤僻」地坐在一角,自然會散發出一股「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讓別人知道「我現在不想被打擾。」

第二個因素比較麻煩,因為它來自內部,也就是一般所認知的「分心」,比如煩惱一會兒午餐要吃什麼、反思上一場會議的發言好像不太適當等等。

「大腦是拿來思考,而不是用來記憶的。」

工作上的分心,許多都是受「注意力殘留(Attention Residue)」的影響。「我都叫它注意力的渣渣啦,」就是上一個會議或未完成的任務一直停留在大腦,所以會不時出現,導致你分心。

畢劭康的建議是,想到就寫下來。「我會把筆記設為快捷鍵,腦海一浮現雜訊,先記錄下來再說,之後再處理。」久而久之,渣渣就會變少,人也會愈來愈不容易分心。

3.專注後:完成一件任務之後要懂得覆盤,看自己分心幾次、專注持續多久。每個人一天的時間都是24小時,所以「從來沒有時間管理,應該是注意力管理。」培養專注之前,應該先想清楚「注意力用在哪裡。」

「第一步不用想太難,空出一段時間只做一件自己愛的事就好。」畢劭康最後建議,如果你愛追劇,就先練習看劇時就專心看,不要做其他事,譬如滑手機。

「先養成專注的習慣,專注力自然會慢慢提升。」不久之後,你可能就會發現,工作不再會5分鐘就喊累,因為你的注意力肌肉,已經被電動、追劇培養起來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