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佳樺 責任編輯 /王穎皓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台灣,企業成立福委會既是法規也是照顧員工福祉。了解福委會的相關規定,更有助於留才、提升雇主品牌!
關於福委會必須知道的3件事:
1.企業設置福委會的目的,在於維護員工身心健康和提升工作滿意度。
2.福委會成員常面臨的挑戰,包括跨部門合作、管理不明確等。
3.透過活用數位工具,可大幅提升福委會的執行效率,減輕工作負擔。
福委員的全稱為「員工福利委員會」,目的是維護員工的身心健康和提升工作滿意度。透過此機制,公司能更靈活地回應員工需求,建立緊密的關係。福委會的功能包括舉辦各類活動、照顧員工家庭需求、以及提供社交平台,藉此促進同仁之間的溝通與合作,常見的包括舉辦家庭日、運動會、尾牙等。
據勞動部《職工福利金條例》第1條第1項,以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92年3月24日勞福1字第0920016167號令規定,凡公營、私營之工廠、礦場或其他企業組織,如金融機構、公司、行號、農、漁、牧場等企業,員工達50人以上,均應提撥職工福利金,辦理職工福利事業。換言之,50人以下的公司組織不受法規限制,不一定要成立福委會。
勞動部在《職工福利委員會組織準則》中有規定,福委會成員的任務,包括:籌畫福利金、經費分配、審議及督導相關事務;主要用意在於促進同仁的福利。
除了一般事務之外,福委會扮演的關鍵角色,還包括照顧員工的身心健康,勞動部工作生活平衡網指出,包括打造正向紓壓的工作氣氛、建立多元溝通管道等,都是福委會讓員工在工作中更快樂的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福委會的組成大多來自跨部門同仁,因此在過程中學會如何推動跨部門專案,拓展及建立部門以外的公司人脈,都是福委會成員的隱藏版福利。
至於各家福委會,究竟在執行上有何不同?根據中華民國職工福利發展協會,福委會能動用的「職工福利金」,主要使用範圍分成4大類:
1. 福利輔助:婚、喪、喜、慶、生育、傷病、急難救助、急難貸款、災害輔助等。
2. 教育獎助:勞工進修補助、子女教育獎助等。
3. 休閒育樂:文康活動、社團活動、休閒旅遊、育樂設施等。
4. 其他福利:年節慰問、團體保險、住宅貸款利息補助、職工儲蓄保險、職工儲蓄購屋、托兒及眷屬照顧補助、退休職工慰問、其他福利等。
不同企業的福委會,各有側重的項目,例如許多文教出版業、或與教育相關的企業,就採取獨特的「贈書」、「學習補助」等福利措施;許多員工人數超過千人的大型企業,則強調「家庭日」、「運動會」等有利於提升員工凝聚力的活動,在台灣以高科技製造業最常見。
無論企業著重的員工福利為何,福委會在運作中,皆會面臨預算、活動規劃、溝通困難等挑戰,包括以下3點:
1. 跨部門合作不順暢
福委會成員來自各部門,容易因為缺乏默契,在討論時產生磨擦或意見不合,加上平時共事時間少,導致難以馬上取得共識。
2.管理角色經常有名無實
雖然福委會的組織章程上,載明主要負責監督的「主委」一職,但通常是公司派資深同仁擔任,或由人資部同仁擔任,由於指揮的內容跟工作績效指標脫鉤,導致在許多事務推動上並沒有真正的實權。
3.執行成效難以評核
由於福委會成員本身還有庶務工作須處理,許多人是花下班時間推動福委事務,比較屬於志工性質,因此當成員執行不力時,難以咎責。
不過從正向角度來看,福委會因為沒有明顯的從屬關係,成員只要有意見都可以直接反映,採用的方式也類似合議制,讓好點子更容易被落實。
隨著電子支付、網路科技盛行,有助於大大提升福委會運作效率,舉例如下:
從發實體禮券改成電子票券
許多企業發三節禮金、通常是給員工紙本禮券或現金,但紙本禮券可用的場域往往是指定的百貨公司或大賣場,未必能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若改發電子票券,員工可以在電商平台上彈性選擇,使用範圍更擴大至百貨量販、餐飲住宿等。
善用現成活動平台辦活動
過去福委會舉辦活動常要親力親為,但現在可以善用許多優質的線上活動平台,以買套裝行程的方式來規畫公司活動,例如決定員工旅遊行程、員工醫療保險內容等。
用系統管理財務更輕鬆
員工旅遊、尾牙抽獎或下午茶日等定期的員工活動,通常都搭配固定的福利金預算,若運用專屬系統劃撥專款專用,就能為福委會成員減輕處理請款、核銷等行政負擔。
福委會的成立是政府美意,用來提升員工福祉,在大缺工時代,企業更要重視員工福利,給予福委會更大的彈性與資源,去傾聽並呼應員工真正的需求,凡對員工認真付出,終究會回饋到企業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