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職場新鮮誌

:::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職場觀點

我喜歡我的複雜,它豐富了我的人生

面對求職、轉職旺季,你知道今年哪些產業機會較多嗎?想追求薪資成長,朝什麼方向努力最實際?打造職場競爭力,哪些核心能力是重要的?
撰文◎吳永佳

      近期最熱門的職涯趨勢之一, 就是「斜槓青年」的興起。暢銷書《斜槓青年》提到,共享經濟時代,愈來愈多人開始選擇一種能夠利用自身專業和才藝, 經營多重身分的多職人生。這些人,現在被稱為「斜槓青年」(Slash)。
      今年38歲的周欣怡,打開她的個人履歷:高雄市政府職訓師/紀錄片導演/心理輔導師/公關企畫師, 身兼多重身分的她,無疑是一般人眼中最標準的斜槓青年。
     《斜槓青年》書中並提到,對於一個斜槓青年最重要的是,不是身兼很多種賺錢的方式,而是擁有許多真正熱愛的事物,才能透過不同的管道,讓你的才華和機會「超展開」。

做自己喜歡的事  才能熱忱不斷電

   所以,如果你問她為何選擇這樣的工作型態,她第一句話就會告訴你:「因為我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她說自己身邊的斜槓青年愈來愈多,當在現實職場找不到合於自己理想的工作,他們只好「自己創造工作」。
  所以,選擇「斜槓」是為了做自己喜歡的工作,而未必是為了追求更多收入;至多只能說,更多收入是可能的結果,而非目的。
  而周欣怡的成長歷程,恰恰說明了一個斜槓青年的養成,是需要很多條件的!自稱「超喜歡工作」的周欣怡,17歲就迫不及待地從台南北上找工作,在新竹科學園區擔任作業員。「其實我喜歡的是服務業,超愛端盤子。但那時我就心中計畫,白天要做有明確升遷管道的工作,至於心愛的服務業,我留到下班作」周欣怡說。
    白天當作業員,晚上端盤子,周欣怡幾無休閒時光,卻樂在其中。直到因公司經營問題被放「無薪假」,無奈的她決定一個人搬到台北找工作。也很幸運地,才3天就找到中華電信的派遣工作。
  在中華電信工作很快樂,資深同事們對她愛護有加。這兩年讓她感受到學歷還是重要的,決定回校園進修,努力考進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學系。
  大學期間,她身兼系學會會長,舉辦過多場全校性的活動,並擔當主持人。課餘之暇她也沒閒著,開始在外面從事電腦教學,半工半讀。
  有學弟好奇問她:「為什麼妳可以同時做這麼多事?」周欣怡回答:「靠時間管理啊!」到今天,身兼多職的她,每天從早上7:00到晚上12:00都排滿行程、活動,問她會不會累,她說:「做自己喜歡的事,怎麼會累?」

就算在體制內 也要為自己工作 

  而想增加收入,拚命接案不如提升「時薪」。周欣怡舉例,大學第一年在某數位教學中心教電腦,她一小時收入250元;第二年她改作家教,一小時賺500元;第三年她轉到某機構教,時薪已成長到600元,勤奮的她,每月可賺到3萬元以上。
  念資訊管理的她,本來想報考檢察事務官(電子資訊組),但很快就發現難度太高。在辦活動中建立自信的她,大二時決定轉往活動企畫領域發展,並且努力結交外國友人、培養語言能力、廣泛閱讀各類雜書,包括心理學書籍等,為未來作準備。到大四時她的課幾乎已修完,開始接正職工作。
  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讓周欣怡潛能大爆發。當時擔任總經理特別助理的她,自稱有位「超級善於鞭策」的主管,對工作要求精益求精,前3個月,每天都加班到 11、12點。她回顧,「其實對於工作,我從來抱持著『老闆』的心態,不會只想顧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就滿足。」
  因為她是公司最會使用Excel、最熟悉資訊系統的人,在公司的兩年內,她在老闆授權下不斷跨界去「管別部門的閒事」,例如協助會計部改進原有的倉庫管理系統、協助業務部檢查有無多餘的成本浪費……,雖然因此惹得其他部門不滿,卻也在兩年內跑遍公司各部門,等於對企業的各經營層面歷練、經驗大增。
  老闆後來甚至派她作業務,跑遍全台拜訪客戶。她為此跑去學開車,一週就考上駕照。

打工、創業 在發散中收斂聚焦 

  但她也發現自己真的不愛業務工作,當時28歲的她,決定離職返鄉陪媽媽。
  返回台南的周欣怡,初期在哥哥的餐飲店裡幫忙,直到哥哥把店收了;接著在爸爸的磁磚公司幫忙家族事業,參與國際建材展等。
  「這段時間,讓我學到理財的重要性。我發現父親會賺錢,但不善管錢,所以賺得再多,也留不住財。」為了管錢,周欣怡去學習會計,但公司財務仍每下愈況,她只好又開始「打工人生」,跟一個設計夥伴合力對外接案,從網站架構、視覺設計、數位設計、到社群行銷等,無所不包,甚至下班後去老街夜市幫哥哥擺攤,貼補收入。
  第一年,她還必須借助打工網找案子;但到了第二年,她已經可以自己開發新案。然後在離開餐飲業的6年間,她仍持續關注這領域的資訊,甚至在30歲時跑去王品集團當了幾個月的服務生,把人家的員工訓練SOP也學來了,終於在數年後開了間賣玉子燒的6坪小店,在全台有5家分店。
  開餐廳期間,適逢母親重病,必須照顧母親的她蠟燭兩頭燒,曾經兩度被壓力壓垮崩潰。但她硬是撐了5年,雖然沒賺到多少錢,也成為她日後教授「微型創業」的重要教案。
  餐廳結束後,周欣怡重新回頭作教育,她笑稱,「因為我發現教育還是收入最優、最穩定的,領的都是時薪、現金。」
  但她不想再教電腦了!這時的她已34歲,瞭解自己對於不斷重複的工作容易感到厭膩,她自問:「到底要選擇哪個領域,可以讓我一直做到老而不厭倦?」
  從小對法律、心理學感興趣的她, 決定朝心理輔導發展。她又回到學校,攻讀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及博士班,並就讀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學程。觀察台灣在性教育領域還有廣大的發展空間,她決定聚焦於此。
  現在的她,一方面嘗試攻入全台百家育幼院,推廣孩童性教育,甚至自製桌遊牌卡,想要推廣作為老師們的教案;另一方面,她與台南的身障機構合作,向政府提案,協助身障者作微型創業。

斜槓青年=微型創業家 

  雖然每個階段做的事, 從外表看來有轉向,但其實都來自周欣怡過往經歷的累積、或年少興趣的再發揚,自有脈絡。
  她認為,「選擇斜槓人生的人,本身一定具備創業家精神。」因為他們面前通常沒有既定、穩當的路線迎接他們,更往往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沒路,所以得自己找路。」正面能量、不認輸、旺盛的精力,都是創業家不可或缺的素質。再者,少了外在體制的框架約束,代表你對於自己的時間管理必須更有效率,自律能力必須夠強大。
  此外, 你必須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來經營,就像公司一樣,你須要營利(賺錢);須要與他人競爭;需要根據自己的優劣勢進行市場定位;需要有企業或客戶買你的服務,或需要有通路、平台賣你的服務;需要打造個人品牌,以提升你的產品(或服務)價值……。
  所以,經營自己同樣須有規畫及策略。周欣怡形容,「我隨時都對自己的生涯,保持『瞻前顧後』。」她認為,光是具備熱忱及天賦是不夠的,多數人都不善自我檢視。且任何新領域的投入嘗試,之前必經過一定時間的準備及學習,「絕不是要做了,才開始找資料!」她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