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作熱潮正熾,有人是為了擴展視野,有人是為了追求高薪,而從職涯的角度來看,慎選產業及國家,也是為自己未來的職涯發展,找到最佳「舒適圈」。
撰文◎吳永佳
台灣每年赴海外工作的人數,正逐年成長。根據政府2017年發布的資料:104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為72萬4千人,近7年增加了6萬2千人。
而104年國人赴海外工作者中,男性、大專及以上程度與25~59歲者,分別占約56%、73%與55%。所以,光是大專學歷以上的年輕人,每年就有約50萬人赴海外就業;同時,女性至海外工作比例也逐年攀升中。
此外,104年國人赴海外工作者,以赴中國大陸占58%最多,東南亞約占15%次之。
海外工作浪潮持續擴大,職人西進雖仍然以30~49歲的中壯年為主力,但對新世代的吸引力,已較10年前明顯增加。從人力銀行近期調查顯示,主動應徵中國工作的求職者當中,18~24歲占全體的比例,已從10年前的2%增至今年的10%。
而今年即將進入職場的新鮮人,有3500多人已更新履歷且希望到海外工作;按地區,69%想去中國;按學歷,碩博士合占52%;按學校,「台成清交政」5大名校合占近3成。
擺脫低薪環境 是許多人出國主因
可以說,新鮮人到海外工作,風氣正烈。而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應該指向台灣長期低薪的環境吧。
台灣的低薪現象若何,多數人是透過「比較」得來的心理感受。像是日前大陸某大型文創集團的副總來台,聚會中談到「惠台31政策」,他鼓吹現場諸君快去大陸,說:「台灣人才都很能幹又吃苦耐勞,但薪水實在太低了。」
點入大陸的求職網,只見隨便一個職務,起薪都是1萬5到2萬人民幣;再點進較高階顧問或總監級的職缺,個個都是2~3萬元的待遇,更高還有5萬人民幣的數字。兩岸的薪資水平,就在「我不動、敵動」的態勢中,這些年來愈拉愈遠,難免令人唏噓。
而「便宜又好用」,難道就是台灣人才未來在海外競爭的唯一優勢嗎?
再看看台灣高等教育的現場,教授普遍面臨低薪問題,不只人才陸續被對岸和國外挖角,也連帶影響各大專院校的徵才空間。今年4月,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教授李茂生便對外表示,台灣教授的低薪狀態,根源於廣設大學以及均一薪資,大學教授一大堆,不同工卻同酬,再加上政府長年不願意面對現實,不從事改革,如今已經病入膏肓。
台大經濟系主任林明仁日前也在媒體表示,「我們的薪水,真的沒有辦法跟人家競爭。」今年台大經濟學系徵專任教師,發了3張聘書,卻沒一個人來,受聘者選擇至國外任教、就職。
林明仁指出,台灣所有公立學校教師,不分學校和科系,薪資都一樣,現在薪水低到只剩別人的1/3或一半,「很難找到愛國心這麼強的人願意回來。」
年輕世代 拚一個快速翻身
年輕世代又是如何看待低薪現象呢?25歲到新加坡工作,27歲創辦海外求職網Jobaway、娘孃面膜的年輕創業家艾兒莎,在新書《窮忙世代的翻身準則》中談到,她2011年畢業後在知名廣告公司當AE,和多數職場新鮮人一樣領22K,每天工作平均12小時。
於是她決定到新加坡工作,經過不斷的努力,一路從業務專員升任最年輕的管理職,老闆還欽點她擔任臺灣分公司的CEO;之後被挖角到更大規模的新加坡公司Sugar Technology,年薪翻倍。
艾兒莎的故事固然勵志,但當我們批判年輕世代對低薪欠缺忍耐力的同時,她說過的這番話,或許稍能吐露這世代的心情。
當我出社會時,我媽曾經很嚴重的警告過我,她說:「經濟不景氣、錢很難賺,工作亦不好找,你沒有太多籌碼背景在身上,在外面的工作能忍就忍。」……
雖然我沒有否定忍的好處,但她以為的一個簡單的「忍」字,可能在這個時代,是需要極大的修煉才有。……
當這些年代的人,聽的故事,信仰的成功,是像王永慶、李嘉誠、巴菲特,這些人是用一生時間去累積到達的財富,跟現代的成功人士可不一樣(可以用他們的資產成長幅度和現代年輕富豪做線性比對),那這樣看來,聽聞這些故事成長的人,習慣忍、等,是可以理解的。但我們成長在一個YouTuber能在3年內資產比創業15年的人多,或看到臉書創辦人能在30歲以內,靠著互聯網的驚人威力晉身富豪,那你怎麼能輕易地以為,「忍」對我們來講,是件不太難、且相對正確、投資風險與投資回報率也相對稱的事?因為我們在有意識的成長背景下,看到的,都是太快速的模式了。
同樣的專業 換個地區行情差很大
許多人遠赴海外發展,是為了擴展國際視野、增加人生體驗等,這樣很棒。但如果說自己就是為了追求高薪而出國,說真的,這也沒什麼不對。離鄉背井打拚,當然就是為了出國當人才,而非當奴才。
其實,現今在全球分工的體系下,工作不斷在移動,人才自然也得跟著流動。尤其當你發現,自己擁有的專業技能,在原本工作的地方沒有市場、或是舞台受限、或是行情欠佳,然而一旦換了地方,卻成為「市場價值」很高、受人尊敬的職務,這樣你是否也會心動?
有位國立體育大學畢業的跳水選手,之前在台灣當救生員,1個月賺2萬多元, 後來在跳水前輩的引薦下,到澳洲馬戲團表演跳水,月入32萬元新台幣。目前,澳洲馬戲團中已有多名來自台灣的跳水選手。
在許多專業領域,像是機師、工程師、廚師、護士、醫師、大學教授、幼教老師、獸醫師、專業講師……,可能都存在著這樣的現象,也正是本期想探索、發掘的故事。
朝向Global 是未來職涯發展趨勢
前多益台灣總經理、現任全球職涯發展協會理事長的王星威,對此現象有長期而深切的觀察。他也直言,由於兩岸關係不明朗、政局不穩,外商總投資金額下降,商用不動產市場持續低迷,台灣的經濟發展停滯不前,「逐水草而居」的工作人,工作版圖自然也開始轉移。
「很多人說出國工作是『勇於跳出舒適圈』,我個人倒不這麼認為。追求所謂『錢多、事少、離家近』的舒適圈,這本來就是人性。問題是,眼前的『舒適圈』,未來還能持續多久?這是你得思考的。」王星威說。
他觀察當前選擇出國的年輕人,說穿了,是預見了原本這個「舒適圈」的未來並不舒適,只好勇敢跳出來,他們共同的心聲是:我當然不願意離開舒適圈,我只是將自己的舒適圈「擴大」為地球村。
王星威並指出,未來的工作世界有兩大趨勢:Local vs. Global、以及Tradional vs. Digital,而新的舒適圈,基本上就是朝向Global(全球化)及Digital(數位化)的。所以從職涯發展的角度來看,你最好慎選自己的產業:是否夠digital?不然就是得朝向global,慎選國家,為自己找到職涯最佳「舒適圈」。
用這樣的角度思考,或許「快速淘金」不該是你選擇出國的唯一理由,而是從更長遠的個人職涯曲線,去規劃你的未來,免得有一天回頭望,歸鄉路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