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作在飯店擔任業務,因優異表現被客戶挖角踏入銀行業,焦訢歷任資產管理、證券投顧到投資銀行等工作,她說,「這些機會都不是我刻意求來的,我只是做好眼前的工作。」
撰文◎Career職場情報誌 郭佳容
打開瑞銀投信總經理焦訢的工作履歷,豐富的資歷一長串列下,往往讓人誤以為她是個積極尋求「好工作」的求職者,焦訢才解釋,「除了第一份工作,我從來沒有主動求過任何一份工作,都是人家來找我,才打開機會的大門。」
對於新鮮人的求職方向,她給的意見也很簡單,「對學生來說,重要的還是在學校多多發掘自己的興趣、個性和長處,結合這些興趣、長處和主修,從這些相關性起步,這對毫無工作經驗的新鮮人來說,會比較容易。」
多參與課外活動 培養職涯能力
焦訢大學主修中文,她笑稱,「我嚮往做記者或公關的工作,所以選讀中文系。」大四時,焦訢即以雜誌或廣播公司等為求職目標,但她深知性格比較不喜歡純靜態的工作,後來選擇進入企業擔任公關。
當時目標是出國唸書的焦訢說,「我不想要閒著,希望有一個實際的工作經驗,因此找一個正職,利用下班時間才準備出國考試。」後來焦訢進入美國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管理碩士就讀,最後踏入旅館管理的領域。
她畢業後進入跨國飯店集團負責業務工作,當時焦訢主要負責外商銀行客戶,客戶看見她的主動積極,想要挖角她進入銀行業。談到這個契機,焦訢說,「很多人以為我工作跳躍很大,其實不然。不管負責什麼產品,我都是從事業務工作,雖然產品屬性不同,但是業務工作的本質不變。」
其實,焦訢的業務能力從學生時代就可以看出端倪,因此她建議新鮮人在學時就多多參加課外活動。以她為例,高中就投入演講和辯論活動,焦訢說:「工作上不管在人前人後,臨場反應和表達能力都很重要,對我來說,辯論活動對我往後的職涯發展非常有幫助,訓練我事前找資料、當下的邏輯、臨場反應和論述表達的能力。」
同時,瑞銀投信不定時邀請國外講師替員工上溝通技巧的課程,課程內容和她在辯論所學不謀而合,「辯論不是吵架,重點是清楚闡明論述重點,另外,台上發言和舉手投足都要注意國際禮儀,這些和溝通技巧都息息相關,」焦訢形容。
掌握核心能力 轉行轉職不用怕
焦訢認為,在職涯中,掌握核心能力非常重要。例如,她之所以能從飯店業轉投入銀行業,是因為掌握了業務的核心價值,「掌握了業務工作的know-how後,不管是賣什麼產品,我都可以勝任有餘。」
她指出,瞭解商品、瞭解客戶需求,是業務的核心價值。例如,從事飯店業時,必須要熟悉飯店的硬體和軟體服務,並解說清楚,讓客戶明白瞭解,「同時,承諾客戶的服務一定要做到,不能overpromise,不然客戶不會再回來。」
進入銀行業則是以投資分析、經驗判斷,讓顧客信任自己。焦訢說,好的業務人員其實是在經營客戶對自己、對公司、對品牌的信任,不只是賣商品,「隨便亂吹牛可能就沒有下一次,壞名聲傳出去更加得不償失。」
對於被挖角,焦訢看得很平淡,她說,「我很幸運,在飯店負責的業務對口剛好是外商金融業客戶,因為長時間主動拜訪他們介紹飯店服務,他們看見我的業務能力和行動力,當時不少客人問我有沒有興趣往金融業發展?」
但是從飯店業轉往金融業當下, 她是否曾經猶豫擔心?自認喜歡挑戰新事物的焦訢說,曾經仔細想過,覺得金融商品對自己來說不會太難,且當時還年輕不到30歲,「既然人家給了我機會,我也願意去嘗試看看。」
掌握機會 勇於嘗試學習
小時候最怕數學,焦訢卻一頭闖入充滿數字的世界,「勇於掌握機會是一個關鍵。」焦訢說,自己是個性好惡鮮明的人,若是有興趣就不會猶豫太久,「現在有些年輕人問題在於沒有行動,若是看著機會卻不行動,就不會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
焦訢謙虛地說,很幸運總是遇到願意給新人機會的公司,但面對陌生業務,她也卯足全力學習。進入金融業,特別是跨入投資銀行業,接觸到衍生性金融商品,涉及複雜的數學算式,她形容自己是「一天當兩天用」。
「我非常專注,除了自己看很多書,任何不懂的問題就問人,什麼人都問,直到弄清楚為止。」因為這樣的衝勁,焦訢每踏入一個新的領域,總是能在不到一年的時間掌握好相關知識,每一個跟她共事過的主管往往驚嘆於她學習快速,以常人的2倍速度很快地掌握專業知識。
回顧職涯, 焦訢說目前遇到最大的困難,是在2008年到2010年左右發生的全球性金融風暴,業內幾乎無不倖免於此風暴。當時任職股權衍生性及結構型商品台灣區業務主管的她壓力很大,只能抱持著信念,把份內的事情做好,且不放棄尋求各種可能機會,「我盡量掌握法規,在合法的範圍內達成業務目標。」
外商銀行重視能力 升遷機會較不受限
踏入金融投信業至今, 焦訢待過的都是外商銀行。每一次轉職,她注重的是選擇公司的規模、制度和聲譽,「我通常選擇大型的金融機構,因為大公司的制度完善,其管理制度值得學習,也較能避免個人好惡。」
「還有大公司的人才培育也更為完整,對於個人長遠的職涯規畫較有利,另外就是公司的聲譽好也很重要,相較於薪資多少,我認為大公司的制度、培訓和聲譽能給予的資源條件更為重要,」焦訢補充。
以她進入瑞銀投信為例,福利制度完善之外,最重要的是重視公平,「外銀比較沒有性別、年齡或年資的歧視,相較於其他因素,他們比較重視個人能力表現,即使資淺,還是有機會被肯定,賦予重要任務。」她進一步舉例,「從今年瑞銀剛頒布的人事案也可以看出來,年輕的同仁表現地好,同樣能獲得升遷和加薪。」
焦訢曾問過面試她的老闆: 「台灣區的主管職找了半年,為什麼最後用的是我?」老闆這樣回答她:因為需要一個非常瞭解台灣客戶的人,為了進入台灣市場,必須瞭解客戶的需求,而焦訢正是可以幫助他們把國外的知識、商品的創意想法和本地市場做連結的人。
但她是如何確知自己適合投身金融投顧保險業呢?焦訢笑笑回答說,「我也不知道自己最後會投入這行啊!」但從她看似神奇的職涯歷程中,不難看出這一切發展是來自於「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抱持著把當下的工作做到最好」的信念,因此讓她輾轉成為台灣瑞銀投信銀行相當年輕的經理人。
金融產業近年來面臨頗大的變革,焦訢指出,在金融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每一個從業者都要反思:「人和機器人的差別在哪裡?」她認為,任何創新科技對社會都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改變之處,不用否定那些進步,不過在求新求變的同時,工作者更要反思人與機器的差異之處,才能善用自身經驗,創造出較機器更高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