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職場新鮮誌

:::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職場觀點

堅持國手之路 持續花藝創新

從園藝到工業設計,兩者之間不同領域的轉換,對古文旻來說是個挑戰,但他從中找到跨界合作的方式,讓花藝作品有所突破,呈現不同以往的豐富樣貌。

撰文◎Career職場情報誌 劉紋豪 

  走進古文旻位於台北市南港區的古栻設計工作室,映入眼簾的,是不同於一般既定印象的花藝作品,而是結合不同材質及手法的花藝創作,格外引人注目。
  熱衷於花藝的古文旻說道,雖然從小家裡開設花店,但卻不曾對花感到任何興趣,直到高職考試時,因為分數和地緣考量,最後選擇進入松山高農園藝科就讀。

參加花藝競賽 獲得保送大學資格

  他回憶剛進松山高農時,根本不瞭解園藝科在做什麼,在高三時有一堂與花藝相關的課程,也因此開啟了他接觸花藝設計的契機。他回想當時,勞動部舉辦全國技能競賽,而花藝類競賽則是第一屆,「因為有了花藝競賽,開始投入花藝比賽的準備,一開始還滿幸運地,從初賽到巡迴賽都拿到不錯的成績,就開始接觸花藝設計的領域。」
  在高三那年,古文旻年僅17歲,憑藉靈巧雙手及巧思創意,打敗眾多好手,獲得37屆全國技能競賽花藝類冠軍,也因此得到保送大學菁英班的資格。當時是透過菁英班的篩選制度,以面試和作品集成績為分發標準,古文旻的分數排序能進入雲林科技大學,後來選擇念工業設計系。

在不同領域轉換 面對巨大壓力

  從園藝科跨足到工業設計系,兩者之間存在很大的落差,古文旻坦承壓力不小,「這一段轉換的過程,對我而這是很辛苦的,從園藝科到工業設計系,有很多在專業能力不足之處,包括素描、手繪等這些最基本的技法,及在軟體的使用上,都是非常匱乏的。」
  同時,系上老師也有給予一定壓力,對於非相關科系卻選擇進入設計領域,對其能力會有所質疑,也無法理解。因此古文旻花了比其他同學更多時間,去做原來他們就會的設計,從最基本的設計能力到產品設計,再到熟稔工具及工廠機具的使用。
  而透過工廠實作,他也得到很多突破性想法,比如說用工業設計角度切入花藝設計,也因如此不同的作法,讓古文旻的花藝作品和別人相較之下,更能顯現出個人特色。

保留最多零分成績單 作為堅持紀錄

  在就讀雲科工設系期間,古文旻也積極投入國手考試。但成為國手之路並不順遂,第一次未能成功達陣,而第二次又到了最後考國手的年齡資格,一心想成為國手的他,全力一搏,決定整整一年時間密集訓練,於是他跟系上老師告知這件事情,學科成績按照規定該零分就以零分計。
  古文旻笑笑地說, 當收到學期成績單時,上面滿滿都是零分,必須面臨休學去當兵,但他從不後悔做這樣的決定,「現在回想起來,這麼多的零分對我來說是個肯定,因為做了一件自己能負責任的事情;很慶幸有保存那張成績單,因為我做了人生中很重要的決定,成就了現在的我。」因為投入無比心力,後來他也順利考上國手。  

跨界合作 以3D表現細節

  「花藝是很生活化的東西,設計也是,有需求才會有設計,這兩者之間需要某種程度的結合。」古文旻說道,從花藝到工業設計,兩者之間如何跨界,是他在技職教育中學到很重要的事情。
  他說明,這樣跨界的合作,不光只是形式上,意義上的合作也很重要;而將花藝的理念帶到設計,是需要時間和資源才能整合。
  在他從業後的很多設計案,都是透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包括他現在與許多飯店空間合作案子時,也會運用之前在校所學,以3D繪圖方式向客戶提案,透過3D更能將細節表現出來,「每件事情都要透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思考這件事情的本質才是最重要的。」古文旻剴切地說。

將所知帶回學校推廣花藝應用

  古文旻說道,台灣現在的技職教育和過去相較,已愈來愈受到重視,他舉例,之前念書時暑期實習只有一個月,如今有些學校整個學期都是實習課程。他認為對技職學生來說,實習階段相當重要,因為這是從學校到產業接軌的關鍵過程。
  他進一步闡述,如果當實習時間或投入心力不夠,就無法瞭解業界的需求,「今天業界把需求提供給學校,學校照著這個需求去訓練學生;職校就是要把技術本位做好,當學生進入到產業,產業再將這技術更為精進。」他也建議產學合作與技職教育的結合應要更為緊密,如此學生投身產業時才能無縫接軌。
  古文旻感性地說, 以他現在的身分,職責在於將所學所知帶回學校,讓更多學生和老師知道及瞭解花藝領域的本質及應用。最後,他也給技職生一劑強心針,「認知到自己想要什麼再去做,技職需要很長時間的養成及累積,技術才能更精進;花更多時間沒關係,只要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