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職場新鮮誌

:::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 轉寄好友
字級: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職場觀點

投入時間累積專業 打電玩也是職業

一般人對於電競選手的印象,常是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只要打打電玩就可以賺獎金,但實際上,電競選手和運動選手相同,想擁有好成績,就得要投入大量時間去練習。

撰文◎Career職場情報誌 劉紋豪 

  在2017年11月,立法院正式三讀通過,將電子競技業正式納入台灣的運動產業中,電競選手將比照運動項目,享有國家隊選拔、培訓、賽事以及國光獎章等資源。

  如此修法,也為電競正名化,讓打電玩不只是休閒娛樂,還可以發展成一種產業,必須具備專業的運動項目。而電競產業在台灣持續不斷成長,不只許多企業競相投入培育電競選手行列,連學校也開設相關科系,甚至還有電競校隊。

熱愛打電玩 從海選中脫穎而出

  目前在J TEAM擔任職業電競選手的徐士傑(Rest),帶著一臉稚氣的他,今年甫20歲,年紀相當年輕。對於電玩的狂熱,可從國中時期開始說起,「我國中時很愛打電玩,主要是玩英雄聯盟(LOL)這款遊戲,那時候就瘋狂地打,每天下課從六點玩到十一點,寒假時幾乎天天上線,有時還玩到天亮,打著就打到排名前一百名。」

  一聊到電玩,徐士傑眼神發亮,談及會成為職業電競選手契機,緣由是對自己有更高的期望。當時排名進入百名內的他,覺得從遊戲中找不到什麼樂趣,就想再往上挑戰,加上剛好看到J TEAM的FB粉絲專頁,貼出徵求電競選手訊息,於是他就報名參加公司的海選。

  他解釋,所謂海選,就是開放有意成為電競選手的人參加,首先會有一些資格上的篩選,然後再進行線上測試賽,如果具備潛力,就會被邀請到公司再進一步測試,經過重重關卡,他和公司簽了選手約,也正式成為職業電競選手。

將遊戲玩到最好 和隊友保有良好溝通

  提到電競選手的工作內容,徐士傑說明,簡言之,就是「把這個遊戲打到最好,要有求勝的慾望,每次上場時要有贏得比賽的信念,並且要懷有正面的心態,以及和隊友之間保有良好的溝通。」

  「最主要的是心態的問題,心態不好,你怎麼打成績都不會好,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問題。」舉例來說,就像打籃球一樣,投第一球沒進,投第二球時,就會心想「我上一球沒進,我這一球會進嗎?」,間接就會影響第二球的表現。

  他接著解釋,這關乎情緒上的掌控,當看到隊友發生失誤,如果無法包容或轉化情緒,比賽時就會受到影響,實力也無法發揮,「情緒的掌控也很重要,每個人都不一樣,我比較隨意一點,看到隊友的失誤,不會講話,笑一笑就過了。」徐士傑笑著說道。

  此外,在電競中,團隊合作和默契亦是影響比賽成敗的關鍵,懂得溝通也是必備的能力。徐士傑說,從團練時就要練習如何溝通,由於是五個人的團隊遊戲,隊員之間的默契十分重要,包括戰術上的擬定及執行,要如何相互配合,以達到最佳效果。

興趣和工作結合 要有足夠的專注力

  而一般人對於電競選手的印象,常是外表看起來光鮮亮麗,只要打打電玩就可以賺獎金,令人十分羨慕,但實際上,電競選手和運動選手相同,如果想擁有好成績,也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的練習,臨近大比賽時,每天訓練時數也會增加,更幾乎是沒有休假。

  談到電競選手的甘苦談,徐士傑說道,打電玩是他的興趣,能和工作結合,是讓他很快樂的地方,但當興趣變成工作,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認真態度,「團練時,是我覺得比較辛苦的地方。」他接著說明,團練時,氣氛較為嚴肅,不太能嘻嘻哈哈,尤其在被教練責罵時,「團練要比平常認真好幾倍,因為平時在訓練時,是由自己單排配對和路人玩,比較自由自在;團練時,是五個隊友組隊一起玩,氣氛會比較不同,更考驗彼此的合作默契。」

  每天的團練分為下午及晚上,通常是打三場,過程包括選角、打比賽加檢討,一場約兩個小時,有時會拖到三小時。在比賽過程中,專注力要很足夠,舉例來說,如果遊戲時夠專注,當對手施放招術時,就會來得及反應;反之,注意力不集中時,就可能會被擊中,最後結果也會有明顯不同。

想投入要趁早 要學會適應團隊生活

  對於想投入電競選手的年輕人,有什麼建議?徐士傑提醒,由於現行規定年滿17歲才能打比賽,16歲開始可以先打次級聯賽, 17歲可以打一級聯賽,如果實力夠,那時候就會有滿多隊伍會關注你。

  加上17~20歲出頭是選手們的黃金期,再往上就會慢慢走下坡了,所以如果想以電競選手為職業志向的人,就要趁早規劃。

  另外,脾氣要好一點,不要太過暴躁,要懂得控制情緒。然後,也要學會適應團隊生活,因為隊員們不只是在訓練時,連生活起居都是在一起,所要能融入團體中。

  而電競選手的收入情況,基本上會比一般行業來得好,不過還是得端看每個選手的成績,成績愈好,身價也會跟著水漲船高。總體來說,會比一般行業薪資來得高,甚至年薪破百萬的國外選手也大有人在,「希望成績可以更好一點,然後去打國際賽,也期望自己能到國外發展。」徐士傑期許地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