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戎真
擁有醫學博士高學歷的阮婷憶,以外科手術的雙手妙手回春,親手挽救瀕臨關門危機的福來許珈琲館,將餐飲結合文創,短短數年開創了自己的品牌,締造數千萬的年營業額,為迪化街增添美麗風采。
阮婷憶&福來許小檔案
學歷:國防醫學院泌尿外科醫學博士
經歷:2010年接手家族企業,2012年創辦福來許生活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經營餐飲與文創商品。
福來許生活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設立時間:2012年10月29日
營業項目:一、人文風格體驗,二、台灣創意餐飲,三、文化創意禮品。
餐飲:設有珈琲館及茶樓
文創商品:誠品、金石堂、林百貨等全台55個銷售點。
未及晌午,迪化街尚未從前一日人聲鼎沸的倦怠中甦醒,寧靜間提供了遊客細細品味的閒情。成排的中藥店、南北貨商鋪、濃厚的年味與傳統氣息,早年大稻埕的情調一陣陣暈開,過往的風華猶如香氛瀰漫。
「福來許珈琲館」就座落在這條最具懷舊氣息的台北老街上。走進咖啡館,長長的廊道,昏黃的燈光,身穿旗袍的服務生迎面而來,頓覺時空交錯,恍若置身百年前大稻埕的「四大旗亭」裡。
福來許結合文創與餐飲的模式,將現代化的商機成功導入傳統家族產業。女主人阮婷憶瘦削的身影,在旗袍的映襯下顯得玲瓏俐落。正是這位兼具理性與知性的時代女性,一手將原本面臨解散的公司轉虧為盈,創造千萬的年營收。
阮婷憶擁有醫學博士的高學歷,求學過程中主要在醫院實習,四年博士生涯則在中央研究院生醫所度過。原以為這將是她命定的人生軌跡,未料2010年時父親健康亮起紅燈,當時32歲的阮婷憶因而趕回台中,承接家族經營五十年的電繡、雷射切割事業。
家族企業代工的營運模式,讓阮婷憶有一種危機感。由於不知道消費者在哪裡、不知道他們的喜好,生殺大權掌握在大廠手中,阮婷憶認為若不轉型開發自己的商品,勢必無法因應現代化的市場需求。雖然眼下的生意還不錯,但她判斷這樣的旺景大概不會超過十年。阮婷憶決定幫自家商品「找舞台」,突破代工思維做自有品牌文創商品,直接面對消費者。
要直接面對消費者,就要有實體店面,透過銷售據點逐步掌握市場的反應與喜好,才能為公司帶來新商機。但實體店面如果只賣文創商品難以為繼,那麼,是不是可以結合餐飲?阮婷憶就這麼抽絲剝繭地沙盤推演,決定將銷售據點與餐飲結合,才能在第一線接觸人群。
雖然文創結合餐飲是近年來市場上不斷被運用的商業模式,然而當年阮婷憶提出這一構想時,卻遭到家人的強烈反對,認為這是一個醫學博士不切實際的浪漫。但意志堅定的阮婷憶並未因此打退堂鼓。
心意已決,由於迪化街曾經是家族刺繡工廠的起家地,看中其歷史意義,阮婷憶決定在此扎根,「我們去城隍廟拜拜,擲了六個聖筊。不久,房東主動打電話給我們,他連招租都沒有貼,所以我們取名『福來許』,因為福氣是許來的。」在城隍爺六個聖筊的加持下,福來許餐廳於2012年10月開張。
餐廳開幕後,初期阮婷憶並未全心投入,而是委由其他股東經營,自己則是往返家族企業與餐廳之間。然而,在股東不諳餐飲的情況下,一開始就虧損了幾百萬。夢想來不及展翅,預設好的商業模式還沒成型,就已經面臨資金燒光發不出工資的窘境,阮婷憶備受壓力。
雖然反對聲浪蜂擁而至,家人希望她結束餐飲經營,專心工廠事務。但阮婷憶卻毅然趕赴台北戰場,堅持買回所有股份直接面對問題、解決問題。
然而,這一戰卻是阮婷憶的「孤軍奮戰」。由於家人阻止她用房子向銀行抵押貸款,阮婷憶最終申請了政府針對女性創業者的「飛雁青創貸款」,方才籌措一筆資金買回股份,於2013年4月接手福來許。
為了盡快掌握餐飲業的每個環節,阮婷憶笑稱自己是「一個人開一間店」,裡裡外外、上上下下,她都親力親為。自小未曾進過廚房的她,從認識食材開始,每天清晨四、五點去濱江市場了解菜價,逐步開發合作的菜商,建立採購系統。進到公司後,為了制定打掃規則,她甚麼都做,包括洗碗盤。
阮婷憶回憶起接手福來許的第一年冬天,當時還沒有熱水器,水是冰的,碗盤的油漬很難清洗,必須洗好後才放進洗碗機,「那時候我手都已經裂到在滴血,血滴進冰冷的水裡……」她內心感嘆:「何苦淪落至此。」
更令阮婷憶心力交瘁的是,那段時間父親住進加護病房,兩個孩子還只有一、兩歲,她將孩子帶在身邊,每週大概有三天帶著孩子往返台北、台中,照看完父親後,再回到餐廳處理事務。
將近一年,阮婷憶就這樣每天馬不停蹄地工作近18小時。跳電、水管爆裂,種種難以逆料的事天天上演,每件事都令人措手不及,「剛開始這些事情一定是自己做,才會知道問題出在哪,能做甚麼去預防」。為了查水管,阮婷憶甚至不顧自身安危,從頂樓的小氣窗鑽到房外。
雖然經過一番整頓,三個月後阮婷憶依舊面臨發不出薪水的窘境。阮婷憶提到那個令她難以面對的早會,自己喝了一大杯威士忌後,才能說出這一番話:「下個月薪水可能發不出來,真的很抱歉,帶各位走了大概三個月,但還是面臨這個狀態……」
出人意料且令人感動的是,當時公司的十來位員工沒有一個人離去。或許是「皇天不負苦心人」,當月福來許幸運地走過了谷底、「迎來了福氣」,之後營收一直創新高,到了當年年底,不僅收支平衡,員工還增至十五位。
此後,阮婷憶不停地做市場分析和檢討餐點,並不斷優化流程。由於迪化街的客源以觀光客為主流,阮婷憶從過去大稻埕著名的「四大旗亭」的台灣宴席尋找靈感,結合民間小吃,將福來許的餐點定位為「在地文化的結合」,以「中菜西做」方式做出特色料理,如台式紅燒豬肉義大利麵、台南虱目魚青醬燉飯、古法蔭鳳梨醬燉鮮魚等,很快便贏得消費者的青睞,來客數明顯增長。
除了餐飲的調整,「穿旗袍」的服務生則是福來許的另一大特色。為了解大稻埕早期的風貌,阮婷憶買了不下十箱的書,透過大量研究發現早期大稻埕咖啡館的女給(女服務生),就是穿著正統的旗袍。因此,她首先在人潮多的週末穿上旗袍吸引消費者,但同仁卻很抗拒。為了爭取認同,她鼓勵員工自己去選旗袍、認識旗袍。半年後,員工逐漸樂於穿上旗袍。如今,旗袍不僅是福來許的特色,更是企業文化──女性員工穿著旗袍,男性員工穿中式漢服。這些做法並非盲目推崇,而是經過深刻探討後才進行的文化策略。
餐廳收支穩定後,福來許終於得以開展家族本業電繡、雷射商品的開發與設計,從餐桌飾品、環繞空間的布置,一直延伸到文具用品,阮婷憶規劃了系列性商品,並搶占過年飾品市場。幾年下來,福來許的年節商品已經成為通路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品牌,近年更行銷海外,市場遠至澳洲、美國、日本、馬來西亞。
短短的數年,阮婷憶透過福來許開啟了傳產的新樣貌,證實了自己當初幫商品找舞台的想法是正確的。目前福來許整體年營業額已達數千萬,雖然自有品牌的訂單占比母工廠的營業額尚屬微不足道,但阮婷憶堅定地表示:「高山起於微塵,不能因為它小就不做,不開始就不會成為一個品牌。」
雖然不覺得自己已經成功了,但對於現階段相對穩定的狀態,阮婷憶認為自己仰賴的是「盡人事」、「貴人相助」以及「天助」。擁有醫學博士光環的她,坦言其實不是那麼喜歡餐飲:「我只是把我不喜歡的事情,變成我喜歡且擅長的。」
此外,從小被教育要把工廠裡的阿姨當家人看待的阮婷憶,在這個人生道路的大轉彎中,面對問題時首先想到的就是:「必須對招募進來的員工負責,只能想著怎麼去解決問題。」
跟隨阮婷憶五年的特別助理達曉以「女將軍」來形容自己的老闆,認同阮婷憶是一個會為了夢想全力以赴,而且會照顧與她一起努力的人,「她不是只想著自己要做甚麼,而是思考要做的事情還可以照顧多少人。」
對於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阮婷憶為自己下了註腳:「企業做大的意義在於可以幫助更多人,這是我創業最主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