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2-12-24
是否曾經聽過一句電影台詞:「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這句話講的雖是愛情,但也巧妙詮釋了「有溝卻沒有通」的無奈。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2-12-24
危機可能是轉機,面對大環境的衝擊,也逼迫我們思考,如何安然度過職涯風暴,甚至為我們的未來種下更多發展機會?擴展更多元的職涯,建立個人品牌,或許是最好的答案。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2-12-24
許多未來學者指出疫情改變的不是趨勢方向,而是「速度」。與其說疫情創造出新的趨勢,倒不如說是讓過往已存在的趨勢加速進行。著重於零接觸式科技發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在疫情需求的催化下加速成長。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2-12-26
目前正夯的NFT不只是發行數位藝術品、頭像等,更能靈活地運用在商業上。品牌發行NFT,可以將其作為會員經營的工具,為商家創造屬於Web 3.0的互動模式。
職場充電
活動期間:2022-12-21
紡織業、成衣業,長久以來就被視為既傳統又夕陽的產業。但這本書的作者黃冠華以及他的父母,卻共同治理橫跨14個國籍與文化區域、超過萬名員工的紡織企業「旭榮集團」,是台灣及兩岸紡織成衣領域的領頭製造商。
55↑不老
活動期間:2022-12-16
隨著台灣進入大缺工時代,加上外籍移工的引進難度提高,如何開發利用中高齡勞動力,已不只是純粹的就業問題,更影響到產業能否維持正常運轉。
職場充電
活動期間:2022-12-09
經營企業要看三大財務報表:透過「損益表」了解是不是一門好生意;透過資產負債表掌握公司經營能力;從現金流量表評估現金週轉狀況。看懂財務報表,有助企業經營者、中高階主管做出相應的調整策略。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2-12-02
戰爭、氣候、科技、人口劇變,舊知識已不管用,學習不再是紙上談兵的未來式,而是此刻生存必須。當顛覆式衝擊成常態,「學用落差」怎麼解?育才思維勢必改變,要成為變局新人才,必備3大特質。
財經國際
活動期間:2022-12-02
日本開國門,在外國旅客湧入之前,國內已出現報復性觀光。《天下》團隊在當地,與一批嗅覺靈敏的台灣新創見面,inline攻進東京排隊餐廳,KKday與人氣景點合作服務。他們如何讓最挑剔市場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