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
前言:我們把簡潔寫作需要多花的心力視為一筆投資。忙碌的讀者比較願意花時間去讀簡短、清楚、有條理的訊息。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6-19
前言:故事需要真誠,才會讓人難忘!其中最重要的關鍵就是把原因講清楚,如果事件的前因後果講不清楚,故事就沒有魔法。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6-19
前言:TutorABC行銷部行銷副總黃馨儀歷練許多數位行銷經驗,面對競爭激烈的線上教學平台市場,她怎麼運用行銷策略固守既有顧客及開發新需求呢?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6-19
前言:你知道有許多數位工具,可以幫助工作或日常生活瑣事,能夠提高效率、促進溝通、增強創造力,以及改善工作流程嗎?
職場充電
活動期間:2024-06-11
在這個時代,能成功的領導者,多半是「能用更少的資源達成更多成果」的人。
焦點人物
活動期間:2024-06-07
葉忠宜的選擇令人疑惑,「字體」,難道比設計工作還重要?
焦點人物
活動期間:2024-06-05
現在的讀者可能很難想像在影音平台上無法以中文搜尋,或在Line上聊天只能打英文的情況吧?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5-22
前言:近年來,隨著Club Med台灣市場業績的上升、全球旅遊業對於中文人才的需求上升,尤其台灣成為Club Med重點徵才對象。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5-22
前言:生活和工作都需要不斷積累「執行力」。一有「想法」和「知識」就立即「執行」,你就能不斷累積「經驗值」。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5-22
前言:透過閱讀、寫作、與他人交流、培養聆聽能力和積極參與公開表達活動,我們可以逐漸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在職場或生活取得更大的成功。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5-22
前言:隨著AI的影響力與日俱增、Z世代即將成為職場主力等變化,讓我們看看2024年的10大職場趨勢。
焦點人物
活動期間:2024-05-22
以自己舒服的姿態,活出平衡的人生。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5-21
隨著2025非核家園政策、國際減碳趨勢,再生能源產業興起,與此相關的綠色工作(Green jobs)也大增。但在相關產業仍仰賴外國資本與技術,加上近年疫情阻礙跨國流動之下,台灣如何培養本地永續人才,成為產學關注的焦點。
焦點人物
活動期間:2024-05-20
早在2012年,韋萊韜悅(Willis Towers Watson)與牛津經濟研究院(Oxford Economic)便已預測,2021年台灣會是全球人才赤字最嚴重的國家。10年後我們彷彿走入預言,人才留不住、進不來、用不上,企業的施力點在哪裡?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5-17
當「淨零碳排」(Net Zero)成為各國政府與企業的熱門關鍵字,許多「綠色工作」也成為工作人的新舞台。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5-16
2030年時,將有超過1.5億個工作機會,轉向55歲以上的工作者。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5-15
對比台灣科技產業的敘薪結構,日本企業對新鮮人的一視同仁,反倒有利於文組生拓寬職涯。相較在台北要「捏著口袋生活」,她短短數月已加了兩次薪,加上豐厚的獎金,住在東京郊區的她每月可支配所得有新台幣4、5萬元,頗有餘裕...
職場充電
活動期間:2024-05-10
我們很多人經歷了同樣的事件,或者同時在同一個地點,卻對世界有完全不同的體驗。
焦點人物
活動期間:2024-05-09
「微熱山丘」堪稱台灣鳳梨酥最具盛名的品牌,猶如在鳳梨酥紅海市場上,一顆激起千層浪的巨石。
職場充電
活動期間:2024-05-07
我們可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租屋裝潢來檢視沉沒成本。如能認真看待沉沒成本,將有助於人們做成理性決定,預先透過契約機制安排或事後當機立斷,避免被套牢或陷入謬誤之中。
焦點人物
活動期間:2024-05-06
「來好」以阿嬤的名字命名,游智翔希望來好的人、來好的事。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4-23
前言:上班族對「事到臨頭」、「火燒屁股」都不陌生,其實只要做好時間管理,你可以不必再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還能讓自己提早完成工作,準時下班。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4-23
前言:每個人都有無限潛能,但隨著想法、作法、行為逐漸形成慣性,不知不覺就受到習慣束縛。唯有常保警覺、突破習慣模式,才能真正發揮應有的潛能。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4-23
前言:最重視思考力的職業,莫過於企管顧問,必須運用邏輯思考架構,從複雜的問題理出頭緒,找到問題核心所在,進而發想出最佳解決方案。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4-23
前言:觀察2024年產業趨勢,哪些科系在就業市場最為熱門?哪些科系又較為疲軟呢?
職場充電
活動期間:2024-04-13
「逆境領導」是企業經營者帶領團隊的重要課題
焦點人物
活動期間:2024-04-11
傾聽自己的內心,或許路就在眼前。
職場充電
活動期間:2024-04-09
資訊科技無遠弗屆,儘管從實體到數位化,吸收新知的方式因此翻天覆地,但「看書」的需求始終不會改變。閱讀紙本書和電子書有何不同?且讓愛書人說分明。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3-22
前言:想讓自己變得更好,除了用「加法」,也需要用「減法」,丟掉壞習慣的包袱。
職場觀點
活動期間:2024-03-22
前言:問題分析與解決力,從前是工程人員最為重視,如今卻成為所有上班族的基本職能。從界定問題、分析問題、擬定對策、到潛在問題分析,都有一套嚴謹的方法可以遵循。